賴默•裏格比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速讀
關注
富人集中住在富裕的社區是一件好事嗎?
與周圍的人比較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的處境更不理想。
2024年5月17日
投資
關注
投資老手用平常心面對虧損
裏格比:對於投資老手來說,虧損在預料之中,他們往往能更好地應對。但對於那些迅速賺到上百萬的人來說,情況可能就不同了。
2022年6月27日
財富管理
關注
不讓孩子繼承財產或許是爲他們好
裏格比:就像HBO電視劇《繼承之戰》裏的劇情一樣,一些遺產繼承人因爲缺乏自尊、內疚、晚熟、無所適從以及無所事事而承受痛苦。
2019年10月20日
FT商學院
關注
LinkedIn與自我宣傳藝術
裏格比:LinkedIn上有很多故作低調的吹噓(「你稱它是幸運,我稱它是每週80小時的工作」),它們是作者的有意識選擇,卻讓旁觀者看到職場的荒謬一面。
2019年7月28日
貧富差距
關注
爲富一定不仁嗎?
裏格比:研究表明,富人比較沒有同情心。但這不說明有錢和同情心不可兼得,關鍵在於能設身處地爲他人著想。
2018年7月25日
職場
關注
職場友誼爲何重要?
裏格比:工作中結交的朋友可以成爲盟友和合作夥伴,互相關心,互惠互利。沒有朋友,辦公室就是一個非常孤獨的地方。
2018年5月7日
社群媒體
關注
社群媒體助企業彰顯同理心
社群媒體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某些方面,社群媒體是企業情商的核心,因爲它能讓客戶像跟真人互動那樣跟企業打交道。
2015年12月29日
管理
關注
不妨把工作煩惱帶回家
FT專欄作家裏格比:對伴侶而言,討論工作煩惱,向彼此吐露心事,對夫妻雙方都能起到很好的心理疏導作用,也有助於鞏固夫妻關係。
2014年7月16日
關係網
關注
結交大人物
作家賴默•裏格比:爲了將大人物發展成你的聯絡人,你應將網路平臺作爲輔助工具,並通過直接見面交談,後續保持聯繫等方式展示自己。
2014年5月27日
簡歷
關注
簡歷要凸顯個性
裏格比:個人簡介大多毫無個性,每個人都說自己富有激情、認真負責、工作積極、經驗豐富,結果相當於什麼都沒說。要做到真正令人印象深刻,你要學會講故事。
2014年5月3日
完美主義
關注
別太過於追求完美
作家裏格比:天生的完美主義者往往認爲,交出不完美的成果就等於失敗。但也可以這樣想,知道哪項工作不需要做到完美,也證明了你的判斷力。
2014年4月10日
畢業生
關注
畢業生職場規劃指南
作家裏格比:如果你剛剛大學畢業,並幸運地找到了工作,但職業發展速度緩慢,未來的道路也不明朗。你該如何尋找機會、爲自己打造職業發展的階梯?
2013年12月9日
保密
關注
不做職場「大嘴巴」
假如你偶然聽到某個資訊,對你或某個同事會有很大影響,你應該怎麼辦呢?一位諮詢公司的CEO建議,明智的做法是保守祕密。
2013年12月10日
公開演講
關注
你怕公開演講嗎?
由於大多數人公開演講的機會不多,因此他們往往會像小孩子看待考試一樣,將這當成一種煎熬,而不是讓自己脫穎而出的機會。
2013年10月30日
商業
關注
經商該不該迷信?
很多商人都有一些迷信,並承認運氣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對待這種非理性的力量,關鍵在於保持理性的相信。
2013年8月22日
騎車
關注
踩著單車去開會
近年來,企業界乃至整個社會對騎自行車的態度都發生了變化。許多中心城市都紛紛實行了自行車計劃,騎車參加公務由此在企業中流行。但這是否意味著,如今騎車去出席會議,真的不會被視爲「怪胎」麼?
2013年7月21日
職場
關注
人善被人欺?
有句諺語叫做「人善被人欺」,這話並不完全正確,但如果你過於與人爲善,別人會認爲你易受他人影響或沒什麼效率。
2012年11月25日
youtube
關注
在YouTube上淘金
YouTube上的流行影片點擊量可達數億次,但這些意外的點擊如何轉化爲現金,尚無清晰模式。一些公司正在探索走紅影片商業化之路
2012年11月1日
團隊建設
關注
「扇耳光」扇不出好團隊
一個團隊就像一個家庭,老闆對員工必須要嚴厲且公正,體現客觀、前後一致和通情達理。老闆還應把自己定位爲有益的盟友。
2012年10月29日
年輕人
關注
你的職業目標是什麼?
無論是畢業後平步青雲的職場人,還是頭髮蓬亂的創業者,都面臨一個職業生涯問題:如何從「青年才俊」轉變爲企業領導人?
2012年8月14日
社交網路
關注
社交網路上的李鬼
有人冒用電影製作人湯普森的名字註冊了一個LinkedIn賬戶,然後與上面的聯繫人展開舌戰,還散佈種族歧視和反同性戀言論,令湯普森哭笑不得。
2011年3月2日
商業間諜
關注
誰是商業間諜?
你的公司可能在一連串勢在必得的投標中失利,或者你的競爭對手可能對你們即將發佈的新產品未卜先知。但怎麼才能找出洩密者呢?
2011年1月18日
自信
關注
如何提升自信?
信心能影響你事業的成敗。幸運的是,對缺乏自信的人來說,信心是很容易提升的。企業心理學家羅布•楊表示:「你必須相信其他人對你有信心。人們將信心等同於競爭力」。
2010年12月8日
FT商學院
關注
如何實現MBA的價值
怎樣才能最充分地利用你的MBA證書?你該告訴誰你有這個學位,會怎麼介紹?最重要的是,你要怎麼做,纔不會讓人覺得你在自吹自擂?
2010年8月30日
FT商學院
關注
重返學生時代
當就業市場形勢嚴峻時,與其苦苦掙扎,不如暫停工作,去爲你的個人履歷增加一些份量。但如果你考慮念一個MBA,你就應該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段經歷。
2010年1月3日
商學院
關注
工作中的幽默感
讓別人喜歡自己,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發笑。在工作場合展現一點幽默有助於你的職業發展。不過你要學會掌握分寸。
2009年12月6日
簡歷
關注
網路時代的簡歷
你的簡歷可能早就在網上到處流傳,你潛在的僱主可能早就看過你的簡歷:切忌一不小心就「出了名」。
2009年11月6日
流感
關注
甲流讓人們不敢握手
如今,如果你在美國的商務會議上伸出手握手,可能會遭到對方的拒絕,原因不是不講禮貌成了最新風尚,而是人們普遍對甲型H1N1病毒感到恐懼。
2009年11月3日
風水
關注
西方企業也講風水
風水可不是什麼轉瞬即逝的一時風尚,隨著與亞洲的商業聯繫日益緊密,西方企業仍十分重視風水。風水的真正意義,在於把機會最大化。
2009年9月3日
電話會議
關注
開電話會議
只要提到電話會議,你很快就會發現企業界對它看法兩極分化。有人爲電話會議大唱讚歌,也有人對電話會議深惡痛絕,認爲它不實用,是拙劣的替代品。
2009年8月18日
名片
關注
讓名片爲你加分
丹麥玩具公司樂高的名片是塑膠小人,加拿大一家旅遊書店的名片是一幅可摺疊的小地圖……擁有一張新穎且適合的名片,會爲你留給他人的第一印象加分。
2009年7月30日
員工
關注
員工健身新招
在公司配備健身室的風氣由來已久,如今有些公司更是爲員工提供了新潮而豐富的健身方式,如美國有家公司藉着地利,正準備爲員工購置獨木舟。
2009年7月2日
私人飛機
關注
誰還敢坐私人飛機?
與銀行家獎金一樣,公司噴射飛機如今也成爲企業高階主管行爲出格的最惡劣象徵。
2009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