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煥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房地產
關注
跌不起的房價
信孚研究院研究員童大煥:房價下跌誰會高興?房價漲跌和有房人真沒關係麼?中國86%以上家庭擁有私有住房。房價對有房沒房者都不是個輕鬆話題。
2011年11月10日
房地產
關注
限購是行政有病百姓喫藥
信孚研究院研究員童大煥:眼下的限購就像是消防隊員救火,既擔心過火地區「死灰復燃」,又無法防範未著火地區。限購成爲馬後炮,卻給全國房價一個波浪式輪番上漲的機會。
2011年9月4日
奢侈品
關注
奢侈品引導中國轉型?
信孚研究院研究員童大煥:中國人對奢侈品消費持有雙重態度,本土奢侈品的成長還需要時日。眼下奢侈品對中國經濟轉型和降低物價意義重大。
2011年6月15日
夏俊峯
關注
四問小販之死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夏俊峯案的一、二審法院都嚴重顛覆了「疑罪從無」這個基本法律原則,讓人不得不懷疑此案是否受到了不正常干擾。
2011年5月24日
房地產市場
關注
限購恐將催漲三四線城市房價
信孚研究院研究員童大煥:數十個城市的限購令對房屋供需結構造成了雙重打壓。在一二線城市,這可能會導致房租飆升,而在三四線城市,泡沫恐會越吹越大。
2011年2月11日
房價
關注
地產調控帶來的新改變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不到5%的房地產開發用地,卻承擔了37%的地價!這其中,還得「內部消化」20—30%的保障房成本!房價能不高麼?
2011年1月29日
房價
關注
誰綁架了中國房地產?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高房價是商品房帶來的麼?事實是以政府爲主導的經濟競爭導致工業綁架了商品房,保障房建設綁架了商品房,還有基礎設施建設綁架了商品房。
2011年1月25日
中國模式
關注
孤本的中國模式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中國模式前不見古人後沒有來者。從布坎南的研究成果反思過去三十年的中國模式,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態環境惡化和基層維穩壓力越來越大的根源。
2011年1月19日
房價
關注
房產稅將助漲房價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在中國,房產稅的開徵,只不過爲政府開闢了一個新的稅源,但它改變不了土地財政,也解決不了基本的社會公平問題,甚至可能會增加社會不公平。
2011年1月11日
2010年度報告
關注
保障房將推高商品房價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保障房爲何使商品房價格更高?因爲限制城市人口的傳統思路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保障房可能拉低平均房價,但只會使商品房價格更高。
2010年12月28日
房價
關注
中國房價爲什麼難控?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一個史無前例的城市化背景下展開,有的城市鄉村在迅速崛起,有的城市鄉村在迅速衰落。
2010年12月9日
通貨膨脹
關注
高物價的真相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中國內地物價的貴,是相對於國民收入低而言的。是提高國民收入?還是降低物價(事實上沒有什麼力量能夠強壓物價)?我們並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2010年12月5日
中國通膨
關注
人人都在找財富倉庫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人人都在努力尋找安全的財富倉庫,於是我們看到一年來中國的房產、珠寶玉石、古董、藝術品的價格都一路飆升。人們或瘋狂,或搶籌,或問:有沒有泡沫?
2010年11月24日
中國通膨
關注
從「物價控」走向「工資福利控」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中國必須走出傳統的「物價控」,走到「工資控」和「福利控」的陽光大道上來。把市場的還給市場,政府則應確保大多數人工資和社會福利的提升。
2010年11月22日
深圳特區
關注
深圳反思(下):擠壓空間的行政力量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繼續深化改革難免會帶來許多牽制和羈絆,不再像三十年前那樣可以輕裝上陣。其中最大的牽制,不是來自別處,恰恰來自政府自身——政府太強大了,而社會和個人太渺小。
2010年11月30日
深圳特區
關注
深圳反思(上):一個讓人呆不住的城市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處於金字塔頂端的總是少部分人,決定金字塔本身的高度和牢固程度的是底部基礎。而深圳熱衷於給高階主管發放政府補貼的背後,恰恰面臨的是其人才資本或曰人力資本底部不牢的致命問題。
201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