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房地產

跌不起的房價

信孚研究院研究員童大煥:房價下跌誰會高興?房價漲跌和有房人真沒關係麼?中國86%以上家庭擁有私有住房。房價對有房沒房者都不是個輕鬆話題。

北師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董藩教授的兩則微網誌,再次像「沒有4000萬不要來見我」一樣引起軒然大波。他於2011年11月7日、8日在個人新浪微網誌上稱:「房價下跌誰高興誰倒楣?高興:沒房的家庭,約佔家庭數的4%~6%;未婚但考慮買房的人,約佔城市人口10%。倒楣:佔86%的有房家庭(財產縮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下降)、銀行(信貸收入下降)、財稅部門(難收稅費)、產業鏈上就業者(下崗失業),及不覺得受損但會遭遇穩定威脅的更高兩大主體,你懂的。現在全國86%以上家庭擁有私房(不很精確,因爲每年總有私房被拆,又有很多買了新房,此數字總體呈上升趨勢),2億多流動人口按照我們國家的管理體制都是農民,不是市民,在農村基本都有房子,不在談論之列,城市流動人口基本在老家也都有房子。」

任志強也加入了爭論的行列,他在新浪微網誌上寫道:「看了許多評論,大多數人不瞭解中國城鎮的住房現狀。城鎮住房私有化率中不包括農村住房。總理報告數爲87.4%,指個人產權的住房。每年會有拆除和新增。因此董藩教授用了約86%的數。但住房私有中包括個人擁有的第二套和多代人居住一套的現象。其中商品房約35%,房改房約40%,餘者爲原有私房和保障等。另有7%左右的原有公房和城鎮區劃改變時的農村轉爲城鎮的房屋。可以說絕大多數中國家庭都有住房。是否有房不論城鄉,都爲有房戶。但住房條件差和多代同住的家庭比例超過40%,大量農村有房戶家庭分戶向城鎮轉移,新婚家庭分戶等形成巨大住房需求。每年城鎮新增家庭約1100戶至1300戶。全國現有城鎮住房約190億平米,包括非成套住房。約合2.4億套(含非成套折算)。約2.4億戶、6.7億多人。私有化率中擁有第二套住房家庭的比例約12.5%。約2400萬套。用於出租的約62%,偶爾居住的約30%,其它有用於營業、辦公、倉庫等用途和空置的。城鎮空置住房的約佔其中的3%左右。」

根據任志強的數據,加上現有農村住房高達三分之一空置的事實,再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論,可以大致推算出中國到底多少人還有住房需求(不考慮投資部分)。

您已閱讀25%(866字),剩餘75%(25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