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樂尚街
關注
藝術品市場價值走向多元化
方翔:藝術品市場正在擺脫由藏家偏好來決定價值的時代,東西方審美、傳統與現代相互交融,價值更多元。
2018年4月12日
收藏
關注
中國《拍賣法》不保真條款再度引爭議
方翔:因行業特殊性,中國《拍賣法》規定拍賣人和委託人可以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這一法規被質疑易被濫用。
2018年1月24日
樂尚街
關注
誰在推動最貴中國藝術品誕生?
方翔:對於億元藝術品,藝術價值本身已不再重要,成交價實際上取決於市場上流動的貨幣值。
2017年12月28日
樂尚街
關注
達芬奇拍品「救世主」受矚目
方翔:11月將亮相紐約佳士得的這幅拍品估價一億美金。這幅作品的發現及鑑定過程也頗具傳奇性。
2017年10月19日
樂尚街
關注
明代傢俱爲何被中國藏家熱捧?
方翔:明式傢俱如今被熱捧,恰逢中國經濟再次崛起之時。如今它處在早期外流、近年迴流的過程中。
2017年9月14日
樂尚街
關注
「億元拍品」後的中國民營美術館
方翔:甘肅天慶博物館因「億元拍品」浮出水面。天價藝術品屢屢讓中國民營企業引發關注。這種模式可持續嗎?
2017年6月29日
樂尚街
關注
日本藝術藏家怎麼打造話語權?
方翔:日本藏家前澤友作豪擲7.6億人民幣購下巴斯奎特《無題》,這種收藏模式有建構話語權的企圖。
2017年6月15日
樂尚街
關注
中國藝術品海外迴流的新現象
方翔:早年中國藝術品海外迴流的多是藏家後代不經意間的出售。現在迴流的則多是已被市場關注的拍品。
2017年5月18日
財富管理
關注
當企業進入中國收藏市場
方翔: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涉足藝術品拍賣行業,追逐利潤最大化,在滋養藝術的同時,也在扭曲藝術。
2017年4月24日
財富管理
關注
天價珠寶拍賣後的生意經
方翔:香港蘇富比春拍爆出5.53億港元天價粉鑽,爲珠寶商周大福投得。珠寶商們天價競投珠寶圖什麼呢?
2017年4月24日
2017博鰲論壇
關注
單霽翔:文明古國要「喚醒」文物
方翔:出席博鰲論壇的故宮院長單霽翔強調用輕鬆幽默、互動實用的手段接近民衆,他要「喚醒」文物。
2017年3月29日
樂尚街
關注
中國藏家的「聚變」與「裂變」
方翔:當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千萬上億的「大貨」不乏擁躉,中低端藝術品則流標嚴重。藏家心態有待成熟。
2017年3月23日
樂尚街
關注
中國藏家開始關注西方藝術精品?
方翔:中國市場的大門已經對西方藝術精品悄然打開。佳士得等機構開始將中國作爲西方藝術精品的預展地。
2017年2月16日
樂尚街
關注
中國私人收藏熱潮再現?
方翔:近兩年一些鉅額頂級拍品均被私人藏家購得。與機構藏家相比,私人藏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7年2月9日
樂尚街
關注
中國藝術展進入「互動」時代
方翔:上海開年藝術大展詹姆士•特瑞爾回想展因互動特質備受期待。觀衆不再滿足於被動觀摩,而期待共同創作。
2017年1月19日
樂尚街
關注
中國民營企業家成拍賣場生力軍
方翔:江浙、山西、山東民營企業家成藝術拍賣場生力軍。拍場中全新買家不斷增多。藝術品市場成資金避風港。
2016年11月17日
樂尚街
關注
藝術贊助在中國興起
方翔:一些中國機構如安信信託和藏家如劉益謙夫婦已經開始像瑞銀或麥地奇家族般贊助藝術活動或者藝術家。
2016年11月3日
藝術
關注
中國藝術藏家最缺「朋友圈」
方翔:收藏圈尤其看重人脈,找對圈、跟對人,才能買到精品。而「朋友圈」恰恰是中國藝術市場最稀缺的資源。
2016年10月25日
樂尚街
關注
「蓬皮杜」遭遇宋元書畫展
方翔:西方現代藝術與中國宋元書畫,看似並不相關,卻都是中國頂級藏家最關注的門類。兩大展對決今秋上海。
2016年10月20日
藝術
關注
中國藏家愈發重視拍品「源流」
方翔:拍賣場上拍品的「源流」成爲中國藏家權衡價值的重要砝碼。真假難辨的藝術市場上,「源流」成強勢貨幣。
2016年9月26日
樂尚街
關注
後「尤倫斯時代」的亞洲新藏家
方翔:在「尤倫斯時代」,藏家熱衷於通過藏品建立話語權,但亞洲新藏家更注重個人喜好和藝術品的長期價值。
2016年7月28日
收藏
關注
頂級藏家改變中國拍賣市場
方翔:拍賣行不再滿足於佣金收入,他們不僅關注天價藝術家,更願意通過買家羣培養天價藝術家。
2016年6月30日
藝術
關注
中國藏家爲何高調「炫富」?
方翔:中國藝術藏家的高調,除了要展現自己的品位之外,更與他們的企業發展擴張以及私人美術館戰略也有很大關係。藝術藏品成了某種信用憑證。
2016年5月11日
拍賣
關注
中國拍賣市場「寡頭」化
方翔:中國嘉德、保利拍賣系和北京匡時三家拍賣行2015年總成交額佔中國內地拍賣市場的80%以上,資本運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6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