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藝術品市場價值走向多元化

方翔:藝術品市場正在擺脫由藏家偏好來決定價值的時代,東西方審美、傳統與現代相互交融,價值更多元。

剛過去的紐約亞洲藝術周,似乎有點讓藏家失望,特別是一件被市場寄予厚望的北宋定窯黑釉鷓鴣斑紋斗笠盌,被認爲是近年來出現在拍賣市場上最好的宋代瓷器之一。原本市場的預期是至少1000萬美元,最終的成交價僅爲421.2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是2667萬元。

之所以市場對這件宋代瓷器期望這麼高,主要還是根據其以往在拍賣市場上靚麗的表現,而其在1980年的拍賣成交價就已經達到了40萬美元,而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賣中,這件瓷器的成交價是1239.41萬港元,此次的成交價雖然較前兩次已經有所抬升,但是相比其他的藝術品以及門類來說,還是遜色不少,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藝術品市場正在擺脫過去僅僅由藏家的偏好來決定價值的時代,而進入一個多元價值時代。

此次委託北宋定窯黑釉鷓鴣斑紋斗笠盌拍賣的,是原名Masataka Tomita(富田雅孝)的臨宇山人,他也被業內認爲是一位眼光獨到,審美情趣極高的日本收藏家。臨宇山人所藏古瓷多爲罕見珍品,並來源有緒,形形色色都稱得上是各大名窯的精品之作,特別是這件北宋定窯黑釉鷓鴣斑紋斗笠盌更被冠以「天外飛仙」的美譽。它被知名評論家認爲是宋代陶瓷的典藏之作,其珍罕程度比御製汝窯和官窯器物更甚。但是從最終的拍賣成交情況來看,在藏家的心目中,其珍罕程度遠未達到御製汝窯和官窯器物。

您已閱讀37%(550字),剩餘63%(9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