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詹金斯文章檔案

私人資本:成長機會還是雷區?

私人資本或許帶來了誘人的成長機會,但並不是決策者和投資者希望得到的靈丹妙藥。
5月19日

私人資本:成長機遇還是雷區?

私人資本或許帶來了誘人的成長機遇,但並不是決策者和投資者希望獲得的靈丹妙藥。
5月19日

按揭
爲什麼美國抵押貸款市場依賴於大政府

政府對證券化住房貸款的擔保使其風險普遍較低,但川普的政策制定引發了人們的擔憂。
4月7日

德國央行行長呼籲政府放鬆「債務剎車」

納格爾敦促柏林方面放寬這一寫入憲法的規則,以解決國防和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的問題。
2024年12月4日

拉加德:歐洲應購買美國貨,以避免川普的貿易戰

歐洲央行行長抨擊了關稅將「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說法,但呼籲歐洲與川普談判而非報復。
2024年11月28日

私人信貸的迅猛成長爲何需要適當監督

金融業的快速擴張正在形成一種令人興奮的風險和機遇的混合體。
2024年10月7日

FT雜誌
古老的倫敦金融城是如何生存到現在的?

通過平衡傳統與現代化,它經受住了瘟疫、爆炸、墜機和接下來發生的一切。
2024年6月16日

美國預算彷彿槓桿豪賭

詹金斯:國債很快將突破35兆美元,美國正豪賭未來經濟成長,這讓人想起最瘋狂的私人股本交易。
2024年6月13日

《巴塞爾協議III》如何給大西洋兩岸的銀行留下漏洞?

監管方面的妥協將意味著在危機中會出現更多漏洞。
2024年3月18日

「正在思考的野蠻人」:私募股權是如何演變的

不能總是把私募投資行業描繪成短期主義者、負債累累的資產掠奪者。
2024年2月5日

SEC主席警示人工智慧對金融穩定的風險

美國證交會負責人警告稱,對少數數據模型的依賴可能在10年內引發一場金融危機。
2023年10月15日

在華外資銀行還能獨善其身嗎?

美國諮詢公司已經受到了中國與西方關係緊張的影響,接下來會輪到美國的銀行嗎?中資銀行擴大對俄敞口可能會刺激中西方金融脫鉤。
2023年9月11日

數位幣
印度向數字金融領域進發

類似印度的數字舉措,再加上與對美元主導地位感到不安的國家建立更緊密聯繫,很可能有助於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逐步實現去美元化和自給自足。
2023年8月28日

法國財長承諾削減開支以使法國財政重回正軌

本月早些時候,法國勉強躲過了標普主權信用評級的下調。
2023年6月14日

英國央行考慮對存款擔保計劃進行重大改革

矽谷銀行倒閉後的全面改革可能會促進對商業賬戶的存款覆蓋,併爲系統提供更多的預融資。
2023年4月17日

葛里芬:美國資本主義正「在我們眼前崩塌」

對沖基金城堡投資的創辦人認爲,美國政府全額救助矽谷銀行儲戶,是金融紀律的喪失。
2023年3月14日

ESG
先鋒集團CEO爲其退出氣候聯盟的決定辯護

先鋒集團執行長巴克利警告稱,不要期望將資金投入ESG基金和另類資產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
2023年2月21日

巴克萊
巴克萊銀行能否走出低谷?

該銀行試圖通過發展零售銀行、財富管理等業務,來扭轉投資者的擔憂。
2023年1月30日

香港
香港:行至十字路口的亞洲金融中心

隨著防疫限制被解除,並且與內地恢復通關,香港正重拾樂觀。但在根本層面上,這個特別行政區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
2023年1月16日

英國央行的按揭貸款決定很怪異

詹金斯:在利率上升之際,現在還不是英國央行取消房屋貸款負擔能力測試的時候。
2022年7月18日

加密貨幣交易規範化能實現嗎?

美國證交會主席詹斯勒尋求與衍生品機構共享資訊,以更好地監管數位資產。
2022年6月24日

數位幣
共和黨議員:如果不盡快對穩定幣進行監管,「糟糕的事情將會發生」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共和黨高級成員圖米表示,國會應該爲快速成長的加密貨幣制定新規。
2022年5月6日

馬斯克
馬斯克爲維權投資者開闢新道路

詹金斯:股東維權運動正在興起,業績不佳的公司容易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
2022年4月25日

從雷曼兄弟看俄羅斯制裁的潛在後果

詹金斯:制裁的潛在影響可能尚未得到充分認識。世界應吸取2008年的教訓,爲金融和經濟衝擊做好準備。
2022年3月14日

銀行承兌匯票的潛在風險

多年來,中國的銀行和整個中國金融業一直在對銀行承兌匯票進行「創新」,使這種原本沒什麼花頭的產品蘊含了潛在風險。
2022年1月10日

保誠能否證明索羅斯和伍德的對華判斷有誤?

在索羅斯和伍德唱衰對華投資之際,保誠將重點轉向大中華區和亞洲。它能否應對以西方爲基地、以東方爲中心造成的緊張關係?
2021年9月13日

基金經理伯翰·卡特:「加密貨幣不是金絲雀」

這位木星公司的資深人士講述瞭如何駕馭當今的熱門市場,他的顯赫家族,以及爲什麼他認爲英國股市將出現反彈。
2021年10月29日

華爾街
爲什麼華爾街沒有被拖入中美對峙?

儘管2020年中美緊張不斷升級,但這也是中國政府在經歷了20年緩慢金融開放之後,終於向華爾街敞開大門的一年。
2020年10月15日

金融業
刺激政策難以逼退金融危機

詹金斯: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銀行的健康狀況大爲改善,但近期的監管放鬆,加上脆弱的企業盈利和高負債水準,讓金融危機的威脅越發真切。
2020年3月17日

金融
利益衝突使信用評級不靠譜

詹金斯:在信用評級領域,用戶所處的不利地位相當於鍋爐製造商付錢給管道工,由其推薦並安裝該公司的設備——直至鍋爐爆炸。
2020年1月21日

麥肯錫
麥肯錫人未必是優秀銀行家

詹金斯:隨著越來越多銀行和保險公司由麥肯錫人掌舵,對於這些諮詢顧問在進入現實世界後有多麼擅長經營,似乎正反案例都有。
2019年12月29日

瑞信
盯梢醜聞拖累瑞信CEO譚天忠

譚天忠是瑞士金融界少有的黑皮膚外國人,他的名譽最近因爲一個離奇的個人陰謀故事而受損。他能在瑞信生存下去嗎?
2019年10月15日

戴蒙能否帶領摩根大通度過艱難時期?

詹金斯:人們原本以爲,金融危機已經使有「宇宙主宰者」之稱的超級銀行家滅絕了,戴蒙也許是這種人裏的最後一個例子了。
2019年9月17日

Facebook
Facebook的數位幣是窮人福音?

老牌金融服務公司的確存在收費嚴重過高的問題,但Facebook就是一個值得信賴且無害的革新者嗎?
2019年7月8日

「豬門」事件令瑞銀在華業務受挫

多家大型中國國企因「豬門」事件與瑞銀斷交,隨著貿易戰讓中國與西方脫鉤,跨國公司以後還可能面臨嚴峻得多的局面。
2019年6月20日

高盛
高盛候任CEO改組高層

即將上任的執行長蘇德巍任命了新的財務長和總裁。新管理團隊將肩負讓高盛重新迴歸華爾街頂級銀行的挑戰。
2018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