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私人信貸的迅猛成長爲何需要適當監督

金融業的快速擴張正在形成一種令人興奮的風險和機遇的混合體。

在戰爭和氣候災害不斷升級的時代,借貸資金並帶有一點利息的古老活動顯得相當平凡。而另一方面,人們對人工智慧的熱烈炒作也同樣如此。但在企業借貸的一個角落,私人資本集團正在積極擴張,進入了曾經由銀行主導的領域,所有這些因素都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充滿風險和機遇的令人興奮的混合體。

所謂的私人信貸市場的精確定義和成長預測存在差異。但無論你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爲這是一個每年2兆美元的行業,還是摩根大通認爲它超過3兆美元的觀點,專家們似乎在一件事上達成了共識:近年來的成長趨勢只會加速。在過去四年中擴張了50%之後,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認爲該行業在接下來的四年內將會成長90%。私募巨擘阿波羅(Apollo)上週表示,到2029年,它的資產管理規模將翻倍至1.5兆美元,每年將有2750億美元的私人信貸推動成長。

迄今爲止,這一領域的主要敘述一直是傳統私募股權集團進軍企業「直接貸款」,搶走了因2008年金融危機和隨之而來的更嚴格監管而膽怯的銀行的市場份額。

您已閱讀29%(443字),剩餘71%(11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