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銀行

併購
華爾街公司成Brighthouse收購案主要競購方

TPG與Aquarian希望通過此次交易,利用客戶保單保費作爲穩定的投資資金來源。

花旗
花旗將因美國經濟擔憂增加潛在不良貸款準備金

這家美國銀行表示,這一數字將比上一季度增加「數億美元」。

Lex專欄:富國銀行終於擺脫資產上限

困擾富國銀行7年的資產上限終於解除,但追趕摩根大通的機會可能已經永遠消失了。

Lex專欄:華爾街未將衰退風險納入定價

在對經濟衰退進行定價方面,美國股市幾乎還沒有走出起跑門。

信貸違約率上升,美國消費者實力閃爍警示燈

經過多年的強勁消費後,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美國人的財力源泉正在消退 。

高盛已經選定下一任執行長了嗎?

華爾街的許多人認爲約翰•沃爾德倫是蘇德巍的當然繼承人。但加冕可能會導致人才外流。

銀行氣候聯盟呼籲投票放棄將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承諾

川普當選後,成員紛紛出走,削弱規則的提議隨之而來。

美國經濟1月份創造14.3萬個就業崗位

美國經濟在1月份創造了14.3萬個就業崗位,低於17萬的預期,美國股市和政府債券下跌。

美聯準
川普在美聯準維持利率不變後對其進行抨擊

美國總統呼籲央行大幅降低借貸成本。

歐洲銀行重新考慮氣候合作,行業聯盟在達沃斯論壇之前面臨困境

在美國同行退出後,歐洲頂級銀行正在重新考慮其淨零銀行聯盟的成員資格。

華爾街銀行家:川普的政策承諾釋放「動物精神」

金融家們對削減監管的承諾和成長潛力持樂觀態度,儘管仍然擔憂關稅和地緣政治風險。

「乾燥颶風」助長洛杉磯毀滅性大火

帕利塞德斯的大火仍只有17%得到控制,生命威脅和財務成本正在不斷攀升。

華爾街業務繁榮,美國大型銀行季度利潤將達310億美元

川普贏得大選提振了2024年最後一個季度的交易活動。

貝萊德
貝萊德退出氣候變化組織

先前,作爲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已確立了可持續發展投資領導者的地位。

企業借款人2025年初發債量達到創紀錄的830億美元

在川普重返白宮之前,發行商抓住了投資者對債務需求激增的機會。

在川普「反覺醒」時代中航行的美國金融業

政治戰爭導致銀行在滿足歐盟客戶要求的同時退出與氣候相關的聯盟。

全球企業借款在2024年攀升至創紀錄的8兆美元

企業利用投資者的巨大需求,提前發行原定於明年發行的債券。

美國銀行巨擘行業利潤份額創2015年來最高水準

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佔據了行業總利潤的44%。

美聯準降息,但「鷹派」預測打擊股市並推高美元

美聯準表示預計2025年將僅降息0.5個百分點後,美元飆升至兩年來最高水準,股市下跌。

併購
「併購週一」熱潮標誌着川普勝選後交易復甦

美國公司週一達成了超過350億美元的併購交易,許多高階主管預計川普治下的併購環境將比拜登在任期間更加友好。

美國銀行交易資產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突破一兆美元

增加的大部分是股票,但對結構性信貸的投資也在增加。

颶風和罷工造成拜登任期內最差報告,美國僅增加1.2萬個就業崗位

10月份的就業人數遠低於平均預測的增加10萬人,而且距美國大選僅有四天時間。

花旗美銀公佈好於預期的二季度業績

業績強於預期爲經濟「軟著陸」增添希望。

投資
利率下降和信心增強推動美國債券復甦

隨著投資者尋求穩定回報、對沖股票拋售,固定收益ETF的資金流入創下歷史新高。

經濟「軟著陸」有望實現,美國銀行股突破高點

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業績超出預期,消費者的表現比預期更具彈性。

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將報告近兩年來最低的淨利息收入

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和富國銀行未來幾周發佈季度財報時,預計將公佈略低於620億美元的淨利息收入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近5%。

私人信貸的迅猛成長爲何需要適當監督

金融業的快速擴張正在形成一種令人興奮的風險和機遇的混合體。

高利率給美國各銀行帶來1兆美元額外利潤

FT的計算發現,兩年半的高利率幫助美國4000多家銀行提高了利潤率。這與對銀行徵收了暴利稅的一些歐洲國家形成對比。

企業發行創紀錄水準的美國債務,以避免市場動盪和選舉風險

投資者爲可能動盪的秋季做準備,投資級債券交易激增。

美國是否正在走向衰退?

大多數分析師認爲,儘管失業率上升,全球最大經濟體仍將實現軟著陸。

美國證交會就華爾街銀行騙取客戶利息展開調查

華爾街銀行因將客戶閒置資金「掃入」其他投資項目並將差額收入囊中的做法而面臨嚴格審查。

市場波動重現,投資者準備迎接「機制轉變」

「恐慌指數」飆升可能預示資本市場活動將面臨更艱難的時期。

美國大銀行:較低收入消費者財務承壓

新冠疫情期間的政府刺激計劃近年幫助美國人免受通膨影響,但隨著家庭花掉積蓄,消費者的財務狀況可能對11月大選結果產生關鍵影響。

交易復甦有望提振華爾街銀行業績

本週多家華爾街銀行將公佈盈利報告,投資銀行業務收入有望同比成長30%。

美國企業融資激增,銀行家仍持謹慎態度

企業爲避免大選前的市場波動而提前交易,提振了上半年的融資活動。

高盛
高盛吸引200億美元投資私人信貸

高盛希望在私人信貸這個快速成長的細分市場中保持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