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蘋果
蘋果新款iPad廣告引發爭議

這段一分鐘影片展示了樂器和藝術創作工具被液壓機碾碎的畫面,在網上引發憤怒回應,被指破壞「人類創造力和文化成就的象徵」。

電腦
iPad Pro爲何取代不了PC?

爲了讓平板電腦重獲活力,蘋果致力於讓iPad變得更加「專業化」,並賦予其更高的參數和價格。但是這款牢牢盯住傳統PC功能的平板電腦,短期內尚難掀起「喬布斯式」的革命。

閱讀
電子閱讀vs紙質閱讀

隨著人們在電子設備上的閱讀需求的爆炸式成長,「無紙化時代是否會到來」就成了一個有趣的討論話題。那麼,電子設備會取代紙張嗎?電子閱讀與紙質閱讀各有什麼優缺點?

蘋果
蘋果免費軟體給微軟出難題

蘋果將向新客戶免費提供iWork程式,有望大大提升用戶忠誠度,而讓微軟更顯尷尬。一些分析師聲稱,微軟已錯過了向iPad提供Office的最佳時機。

蘋果
蘋果面對「保鮮」難題

像去年那樣頻繁推出新品,會降低蘋果的規模效應,並擠壓利潤率。但從去年秋天至今,CEO庫克的道歉次數已超過他推介新品的次數。投資者們正在失去耐心。

蘋果
短線觀點:蘋果須大而不僵

過去18年間,蘋果股東的年均複合收益率達到27%,資本市場給每名蘋果員工的估值爲1000萬美元。但估值不是全部,開發出值得人們露宿排隊的新產品纔是關鍵。

蘋果
蘋果了結中國iPad商標糾紛

蘋果公司將向唯冠深圳支付6000萬美元以化解iPad商標爭端。近兩年中,唯冠深圳藉助商標侵權訴訟試圖阻礙iPad在中國大陸的銷售。

新聞人物:喬布斯幕後的設計奇才

蘋果高級副總裁喬納森•艾夫以其細緻入微的態度和極簡主義的美學而著稱,他可能是最受下一代設計師、以及二三十歲的矽谷創業者崇敬的人物。

iPad
iPad:蘋果成長的新驅動器?

FT西海岸執行主編理察•沃特斯:蘋果近日已成爲「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一家銷售額超過1000億美元的企業不可能把成長率長期保持在70%以上的水準,但蘋果有iPad。

iPad
分析:透視中國iPad熱

蘋果在中國的4家門店,是該公司全球所有門店中最爲繁忙的,平均銷售額也最高。一位化妝品公司的行銷主管稱:「多的時候我一個月裏送出過20臺iPad。」

黑莓
黑莓PlayBook怎敵iPad?

RIM近日推出了黑莓PlayBook。這款平板電腦在設計上很吸引人,硬體也很強大。但RIM還需與營運商多做努力,提供能夠吸引用戶的手機加PlayBook捆綁服務。

平板電腦大比拼

隨著摩托羅拉推出Xoom,競爭對手與蘋果之間的對抗大幕正式拉開。Xoom是首款使用谷歌Honeycomb Android 3.0操作系統及介面的平板電腦,許多功能令人耳目一新。

iPad
Lex專欄:誰敢對iPad說不?

蘋果要拿走媒體公司訂閱收入的30%,批評者表示,這可能促使內容公司投入蘋果競爭對手的懷抱。但問題是,沒人敢對iPad說不。

蘋果
2010年最佳裝備

蘋果MacBook Air兼具平板電腦和上網本的優點,輕薄美觀,電池耐久,功能全面,當得上「年度最佳裝備」。iPad風頭頗健,但不夠成熟,第二代或許有望成爲來年的最佳。

Lex專欄:大放異彩的iPad

它是裝在襪子裏的聖誕禮物、出版業的救星、自視甚高的高階主管的必配。蘋果終於在今年讓平板電腦取得了成功,人們期待已久的一個趨勢——趨同性——也達到了頂點。

iPad
在iPad上辦報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默多克要在iPad上發行日報,此等脫離「開放網路」的舉動,在數字媒體圈子中引發了懷疑和敵意。

iPad
顛覆者iPad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李波:如果僅僅將iPad看做新一代移動終端,那隻看到的是形式上的顛覆。iPad最徹底的顛覆,是終端所能提供的內容,並如影隨形地佔領我們所有碎片或者不碎片的時間。

Lex專欄:PC與平板電腦之爭

種種跡象表明,平板電腦正開始蠶食普通摺疊式電腦的銷路——個人電腦市場今年下半年表現將弱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