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緊縮

中國物價持續走弱

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爲連續第四個月處於通縮狀態,而PPI創近兩年最大跌幅,儘管政府採取了提振內需的舉措。

中國通膨率出現一年多來首次下跌

2月CPI同比下降0.7%,降幅大於經濟學家預期。數據雖受到春節日期影響,但仍說明通縮壓力拖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需要支出10兆元對抗通縮」

投行經濟學家警告稱,通縮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緊迫,通縮越根深蒂固,通過刺激措施消除通縮的成本就越高。

中國CPI創15年來最大跌幅

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8%,爲連續第四個月下降,分析師擔心持續的通貨緊縮會損害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

中國經濟進入對抗通縮的「關鍵一年」

分析師預計去年中國經濟成長5.2%左右,但在房地產行業低迷、通縮壓力、出口疲弱等因素的拖累下,2024年形勢可能更嚴峻。

中國面臨陷入「債務-通縮循環」的風險

陳艾亞:政策制定者應該通過增加教育、醫療和公共住房方面的社會福利支出來釋放中國家庭儲蓄資金,從而刺激消費。

中國經濟再次陷入通縮

分析師將中國經濟再次陷入通縮歸咎於消費者信心低迷,而10月份豬肉價格的下跌加劇了這一趨勢。

豬肉價格下跌可能使中國重新出現通縮

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在需求疲軟之際仍保持產量,加劇了價格下跌,在CPI中權重較大的豬肉價格不斷下降,可能使中國重新出現通縮。

中國通縮會影響全球嗎?

中國的通縮很有可能是暫時性的。無論對於中國本身還是對於世界其他國家,中國通縮的影響似乎都是可控的。

中日在通膨臺階上交錯而過的啓示

李維士:中國面臨的經濟挑戰與日本「失去的幾十年」之間的相似之處,並不說明全部情況。

全球爲通膨發愁,中國爲什麼面對通縮風險?

中國爲何逆全球通膨趨勢而行?通縮對中國意味著什麼?中國政府將會拿出哪些經濟支持措施?

通縮之憂背後:實質是缺錢

徐瑾:歐美正爲通膨苦惱不已,中國卻興起了通縮的討論。通縮真來了嗎?錢都去哪裏了?

全世界都在抗通膨,中國卻面臨通縮威脅

中國經濟正在逐漸接近通貨緊縮。通縮不但會使消費者推遲購買,而且對借款人來說也是一個問題。

負利率
負利率與資金的時間價值是否矛盾?

FT記者麥克拉姆:現在把錢借給日本、德國或瑞士政府,利率是負的。金融學一條基本假設是,資金具有時間價值,負收益率與這一理論不矛盾嗎?

低通膨頑疾困擾世界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如今,根深蒂固的低通膨正演變爲通縮和產出成長長期停滯的風險。然而政策制定者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落後於形勢,尚未採取有力行動。

日本
日本消費者「樂見」通縮

FT專欄作家邰蒂:調查發現,大部分日本人對通縮看法積極。的確,對退休者來說,物價下跌有什麼不好?這說明,當貨幣流速暴跌、民衆接受溫和通縮時,推動物價上漲有多麼困難。

短線觀點:「失去的十年」沒那麼可怕

過去多年,歐美投資者們曾以爲「失去的十年」是一個日本特有現象,但眼下他們開始從數據中尋找線索,以期瞭解債臺高築的西方一旦陷入通貨緊縮,會遭受怎樣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