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

體育
高溫下的溫布爾登:一場膠著的網壇新老對決

靜楠:在滾滾熱浪中經過五盤鏖戰,網壇年輕的新王亞卡拉茲並不輕鬆地晉級,而38歲的老將弗格尼尼,則在極限拉鋸中完成了他職業生涯最後的華彩。

網球
網球運動轉戰TikTok,開拓「造星」與「圈粉」之路

所謂TikTok一代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收入也較少,但他們是收視率的未來。

足球
世俱杯:國際足聯的真相時刻

此外,多俱樂部所有權是否已經達到極限?

體育
羅蘭加洛斯的奇蹟夜:亞卡拉茲與辛納的史詩一戰

範力文:如同曾經的桑普拉斯與阿加西、費德勒與納達爾,揚尼克•辛納與亞卡拉茲在男子網壇的瑜亮之爭,在這個羅蘭加洛斯的夜晚宣告啓幕。

體育
國外媒體如何評價鄭欽文的商業價值?

王衍行:無論鄭欽文在年終總決賽的最終結果如何,她已爲中國及世界網球運動帶來了強大且持續的推動力,特別是鄭欽文的商業價值令人矚目。

納達爾的退役與網球「古典時代」的遠去

範力文:如果說費德勒爲網球帶來了貴族式的優雅,納達爾則讓人們看到了這項運動中史詩般的悲劇性。他們兩人共同引領了一個競爭與敬意共存的網球時代。

拉斐爾•納達爾宣佈將結束網球生涯

這位現年38歲的西班牙網球選手被譽爲「紅土之王」,他的職業生涯包括男子網壇黃金時代的22個大滿貫冠軍。

FT雜誌
羅傑•費德勒如何駕馭24年的「美麗浪潮」

傳奇網球巨星講述競爭、重塑和遺憾。

ATP巡迴賽與沙烏地主權財富基金就聯合投資進行談判

ATP巡迴賽主席高登齊表示已與PIF舉行「積極」會談,支持體育項目和企業發展。

體育
費德勒宣佈退役

經歷多年傷病後,網壇傳奇名將費德勒宣佈退役,下週在倫敦舉行的拉沃杯將是他在ATP巡迴賽上的最後一次亮相。

網球
弦理論:網球拍的前世今生

從16世紀的臨時球拍到20世紀70年代頗具爭議的「意大利麪條式」球拍再到今天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傑作--它們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

網球
如何進行網球訓練和恢復

通過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教練和訓練員的提示,在比賽中保持更長時間的狀態。

網球
你所不知道的網球:假球和賭博危機

一位世界頂級網球運動員的失足和救贖。

網球
網球的A到Z

關於網球的一些最有趣的辭彙,看看你和我們想的是不是一樣。

網球
溫布爾登:地球上最偉大的體育賽事

溫網爲我們帶來的,遠遠超過了皮姆酒、草莓和昂貴的毛巾。

網球
沒有俄羅斯運動員的溫網仍然星光熠熠

網球錦標賽因地緣政治失去了男子世界第一,但許多頂級選手將參加比賽。

疫苗
贊助商將「評估」德約科維奇遭澳洲驅逐事件

法國運動裝備製造商Lacoste計劃「儘快」與這位未接種疫苗的網球明星對話。

澳洲
德約科維奇挑戰驅逐令失敗後離開澳洲

澳洲法院支持移民部長取消德約科維奇簽證的決定。這位拒絕新冠疫苗的網球明星曾希望在澳洲網球公開賽上衛冕。

對小德入境的強硬立場讓莫里森進退兩難

澳洲聯邦法院決定釋放這位被拘留的塞爾維亞籍網球明星,使莫里森政府在大選投票前陷入尷尬。

與FT共進午餐:羅傑•費德勒

庫柏:在他的私人飛機裏,這位網壇傳奇反問了我許多問題。他坦率談了家庭、和陌生人合影、與納達爾的關係等。

網球
吉梅爾斯托布:網球運動巨大商業價值背後的管理革命

2004年首屆中網雙打冠軍獲得者、現任ATP(國際職業男子網球聯合會)董事會成員的吉梅爾斯托布談網球運動管理革命。

速讀
費德勒還是羅納迪諾

就在36歲的費德勒捧起第20個大滿貫獎盃之時,與他年齡相仿的足球巨星羅納迪諾宣佈退役。費德勒與羅納迪諾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格,一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另一種則知足常樂,享受人生。對於普通人來講,誰纔是人生的楷模?

IP
如何打造中國本土的超級體育IP?

在娛樂圈大火一把之後,IP概念又橫掃體育產業。好的體育IP需要良好的生態土壤來培育,資本只是其中之一。

與FT共進午餐:德約科維奇

德約科維奇如今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網球選手,但他曾被視爲冒失闖入網壇的「第三人」。實際上,他的個人特色可能已經超越了兩位對手:他比費德勒更親切,比納達爾更堅定。

速讀
德約科維奇成功衛冕溫網

北京時間7月12日晚9點30分,英國溫布爾登網球場和衆多網球迷一起見證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比賽。這場溫網的男單決賽,男子網球世界第一與世界第二的比賽,衆人矚目。大家都在好奇,到底是衛冕冠軍德約科維奇在溫布爾登這片草地上再次稱王,還是溫網一路狀態極佳的網球天王費德勒能夠拔得頭籌。這一場被雨打斷仍舊精彩的比賽,最終的冠軍屬於在第四盤抓住機會敲定勝局的小德。

李娜:網球高手

李娜以耀眼的成績在中國掀起一場網球熱潮。她高超的球技和鮮明的個性爲她贏得大眾的喜愛。她的退役雖令人唏噓,但她將繼續奮鬥在網球領域。

體育

李娜
李娜:下一個姚明?

李娜的勝利可能對中國網球運動產生巨大影響,它將有助於人們重新評價這項運動,並激發更多的年輕人打網球。

李娜
用運動改變一切

李娜法網奪冠,再度觸發對舉國體制的熱議。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李華芳認爲,不是單飛就能奪冠,但體制邊緣有創新,提供了額外選擇,對中國改革是個啓示。

媒體札記:「娜」杯酒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李娜取代其他一切話題成爲國人關注焦點,而對於「功勞屬於誰」的爭論更激烈,「舉國體制破產論」成爲網上壓倒性聲音。

李娜
分析:李娜單飛的意義

今年澳網亞軍李娜的種種反叛舉動,除了代表著中國年輕一代張揚個性的追求,還可能對中國體育體制的未來產生更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