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政策

留學
加拿大留學紅利期,是否即將終結?

昌西:如果杜魯道的自由黨政府並沒能妥善解決留學生與移民在加拿大的生活問題,那麼保守黨方面則有可能帶來更大、更多的不確定性。

美國
美國撤銷遣返純網課留學生新規以後

什裏坎斯:這項新規在遭到各方強烈抵制後撤銷,但人們猜測川普政府可能會以何種方式重新施加限制。

移民
歐洲應歡迎非洲移民

皮林:無論政治走向如何,非洲和歐洲的未來都緊緊相連。地理上的臨近和歐洲人口特徵的變化,都意味著歐洲應鼓勵非洲合法移民。

川普
川普向20萬薩爾瓦多移民下逐客令

在2001年大地震後獲得美國「臨時保護地位」、已在美國安家的薩爾瓦多人,接到他們很可能被驅逐出境的通知。

孤立主義正在扼殺美國夢

諾里亞:美國夢一直激勵著最具雄心的移民選擇美國。歸根結底,開放讓美國獨特並贏得尊重,而孤立主義會損害美國。

川普讓移民創業者爲簽證焦慮

川普承諾對合法和非法移民都收緊政策,注入了額外的不確定性和壓力,使海外企業家難以在美國專心創業。

「美國優先」的前生今世

沙瑪:對移民問題,美國向來呈現分裂特質。美國的力量和道德權威源於其異質性,但本土主義者的偏執從未遠離。

澳洲

英國收緊學生簽證是不智之舉

斯卡平克:英國政府把來新大學和語言學校學習的學生界定爲移民,並收緊簽證規則,此舉無異於自毀長城。

移民
移民政策如何形成良性循環?

蘇夢夏:基於我的經驗,爲了創造一種良性的移民循環,移民政策應該優先考慮渴望並有能力成功融入的自立移民。

英國
英國不能因移民問題退歐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移民問題確實重要,英國的歐盟成員國身份也是如此。但不能爲了前者而放棄後者,因爲這兩樣東西都太過重要了。

美國
美歐移民策略爲何不同?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歐巴馬與反移民團體展開較量,頒布移民新政,而在英國和歐洲其他地方,許多政府還在許諾「打擊」移民。

民衆爲何總是抱怨?

FT專欄作家凱:蒲柏曾說:「治理最好的就是最好的形式。」在英國和其他國家民衆諸多抱怨的背後,真正的訴求其實是高效的政治領導和強勁的經濟。

日本充分就業爲何未讓僱員受益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在日本,現在每100個求職者有110個工作崗位可選擇,這是20年來最佳比率,但日本僱員的薪資卻並未因此有較大上漲。

移民
一不小心當了十三姨太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馬強:我作爲律師,陪王小姐和她丈夫去美國移民局,移民局電腦顯示,王小姐還有一份移民申請,王小姐聞訊臉色大變。

美國夢
非法移民的美國夢

美國各界正就移民改革展開激辯,如果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改革意願得以落實,相關法案在國會獲得通過,那麼,約800萬沒有身份證件的非法工人就可以走出陰影,追尋他們的美國夢。

美國
走回頭路的西方移民辯論

美國《旗幟週刊》高級編輯考德威爾:在西方,移民辯論不僅沒有帶領我們遠離舊世界的秩序、土地所有權和地位,反而可能在推動我們走回頭路,重返封建主義。

新加坡
奧運獎牌考驗新加坡移民政策

上週馮天薇爲新加坡贏得一枚奧運銅牌,是該國52年來首個奧運個人項目獎牌。馮2008年才取得新加坡國籍,對她得獎的反應,突顯了新加坡人在移民問題上的爭執。

移民
有本事,沒簽證

FT專欄作家邰蒂:在摩托羅拉移動執行長桑傑•賈看來,該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美國的移民太少了。美國要想保持超級大國的地位,必須放開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