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移民

有本事,沒簽證

FT專欄作家邰蒂:在摩托羅拉移動執行長桑傑•賈看來,該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美國的移民太少了。美國要想保持超級大國的地位,必須放開移民政策。

幾周前,我前往美國工業重地伊利諾州,參觀了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 Mobility)位於利伯蒂維爾的總部。我坐在一個極其高科技——輕輕一按手機就能控制燈的開關——的展示室裏,問該公司執行長桑傑•賈(Sanjay Jha):他所在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賈的回答令我大喫一驚:他並沒有抱怨政府的官僚作風、來自中國的削價競爭、或是銀行貸款的短缺;相反,他認爲美國目前的移民政策正起到「妨礙作用」。這並不是在說,他對移民問題的看法與媒體頭條通常報導的看法一樣:即認爲美國現在引入的移民太多了。恰恰相反,賈表示,他發現很難招到有技能的員工,因爲美國拒絕向擁有他所需要技能的非美國人發放簽證——包括那些實際上已在美國學習的人。「我們在美國培養了大量外國學生,卻不給他們在這裏工作的權利。在我看來,這毫無道理,」他說道。「我們越來越難以招到滿足我們需要的人才。」

這既令人喫驚,又突顯出一種悖論。畢竟,衆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由移民建立的國家。那些開國元勳認爲移民不僅會帶來經濟效益,也是自由的一種宣示。即便在今日,移民也仍是一股強大的力量。2000年至2005年間,共有約800萬合法及非法移民進入美國,是美國歷史上移民進入人數最多的五年。相當大一部分的博士生都是移民;1995年至2005年新創的技術公司中,四分之一的聯合創辦人爲移民。

您已閱讀31%(569字),剩餘69%(12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