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4年前,當Westlead Capital的總裁Raymond訪問美國愛達荷州的時候,他以自己多年的美加投資移民經驗向州長和商務廳的官員介紹一個被稱爲EB-5的美國投資移民計劃的時候,還沒有幾個與會的人對美國區域移民中心的投資移民計劃有多少了解。這一情況在2009年底徹底地改變了。
隨著美國經濟危機的發生,越來越多的投資項目難以從傳統的金融管道找到資金。放到2008年以前,當每個人都感覺自己的資產和全社會的資產都在難以抑制地成長的時候,一個房地產開發商可以以20萬美元的自有資金投入爲基礎,從銀行貸款80萬美元進行一個總計爲100萬美元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這種以一倍的自有資本金撬動另外四倍資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情況是即便銀行的資金很充足,爲了不至於再產生過去幾年內發生的災難,銀行在發放貸款的時候極其謹慎。對一個以20萬美元自有資金投入項目的開發商而言,他最多可以從銀行那裏拿到的貸款也不過就是另外的20萬美元。總計他可以做一個總價爲40萬美元的項目開發。再清楚不過,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是去槓桿化。
回到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當中國剛剛開始第一波的改革開放,而亞洲的香港,新加坡,臺灣和南韓,這四個並行被稱爲四小龍的地區正在每天三班地加緊生產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所需要的紡織品的時候,全球的經濟可以用從左到右被分隔成大中小份的長方形水箱來比喻。水平面較高的一邊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體,水平面很低的一邊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體。中間的介乎於兩個隔板之間的水平面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卻高於另外一端中國大陸經濟體的就是四小龍地區的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