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日本勞動力市場

日本充分就業爲何未讓僱員受益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在日本,現在每100個求職者有110個工作崗位可選擇,這是20年來最佳比率,但日本僱員的薪資卻並未因此有較大上漲。

日本勞動力市場正在上演一些奇怪的事情。目前失業率爲3.7%。最近,失業率最低曾降至3.5%,一些經濟學家認爲這幾乎稱得上完全就業。(失業率上升只是因爲以前那些就業意願喪失者正湧入勞動大軍。)

人口狀況助推了這種趨勢,生於嬰兒潮時期的退休人員數量現在超過了開始就業的千禧一代。現在每100個求職者有110個工作崗位可選擇,這是20年來的最佳比率。在一些行業(包括卡車駕駛和醫療),僱主無論如何都招不到人。建築工地工頭嚴重短缺,因爲建築公司在加班加點,重建被海嘯摧毀的海岸,以及爲東京2020年奧運會做準備。今年夏季,由於無法僱到足夠多的員工,一家專營牛肉飯的連鎖餐廳被迫將其約2000家門店關閉了十分之一。

你原本會認爲,薪資因此會瘋狂上漲。不幸的是,對於日本而言,你錯了。企業正賺著創紀錄的利潤,日本政府一直追著要求它們分享成果。一些企業適度上調了薪資,但不足以跟上通膨的速度,由於貨幣刺激以及消費稅上調3個百分點,日本物價一直在上漲。

您已閱讀26%(416字),剩餘74%(11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