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展

藝術
金宇澄:當一切歸於平靜

範庭略:作爲一位現象級的暢銷書作家,金宇澄用一支筆寫小說中上海的鉅富長地區,用另外一支筆恣意揮灑著他腦海裏的白日夢。

藝術
直面「梁遠葦」:漫長探索後的取捨

耿菁華:此次與藝術家同名的個展,較其過往作品呈現出一種反差。藝術家剝離了裝飾性,對曾經的創作主題進行了徹底干預。

藝術
戈雅畫中的鬼魅與人間

黎蓉:戈雅的作品敏銳地捕捉著有關生命、靈魂和意識的主題。我站在他的畫作前,敬畏油然而生,也理解了畢加索的坦白。

藝術
南法蔚藍海岸的「文藝復興」

Luning Wang:有人說南法適合功成名就的藝術家和富甲一方的藏家,但今天的蔚藍海岸並非是處處飄散錢味而不再具有波西米亞精神。

畫廊
畫廊新生態:大畫廊全方位挖掘內容價值

王陸寧:從開辦期刊到運營播客和社群媒體賬號,大型畫廊希望通過內容佈局,觸及更廣泛的受衆圈層。

藝術
杜拜藝術博覽會頑強走向線下

宋佩芬:沒有閒聊、沒有香檳酒會、沒有名人匯聚的貴賓室,去掉這些浮華,疫情時期的藝術博覽會如何保持自身的吸引力?

談藝錄
中國當代藝術家挺進歐美市場的推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可佳:美國佩斯畫廊代理、合作的中國藝術家近30名。佩斯畫廊是如何挑選藝術家的?又是如何把藝術家和藝術品轉化成商業價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