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緩

中國經濟放緩難掩其規模和韌性

FT社評:中美貿易戰的確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但也不應忽略來自國內的結構性問題對經濟成長的拖累。

IMF警告全球沒有準備好應對經濟放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利普頓警告說,各國政府將發現很難使用財政或貨幣措施來應對下一次衰退。

GDP
中國低迷將如何拖累亞洲成長?

渣打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馬德威:即便全球成長相對低迷,但世界各地的經貿紐帶仍在快速演變。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哪些主要經濟體對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成長最爲重要?

經濟低迷觸發中國股市暴跌

中國經濟低迷超預期,直接觸發大面積獲利回吐,再加上配資去槓桿、估值擠泡沫等一系列擔憂,導致大盤波動加劇,不過貨幣政策寬鬆預期仍在。

金融

中國經濟放緩不可怕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柯成興:新加坡等東亞經濟體都曾經歷高成長後的衰退,但若以人均GDP爲指標,它們的經濟並不算失敗。以此爲鑑,中國也不應對經濟下滑過度恐慌。

中國第三季度GDP成長創6年內新低

三季度中國GDP同比成長7.3%,是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差表現,一方面令人擔心全球經濟成長前景,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加大刺激力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中國
分析:中國爲何遭遇低成長

週二公佈的其他數據表明,超低工廠產出背後的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固定資產投資不足和企業負債壓力、以及消費不振是中國3季度遭遇6年內最低增幅的原因

不應誇大世界經濟放緩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IMF總裁拉加德用「新平庸」形容世界經濟的新常態。隨著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國家同時陷入滯脹,人們開始擔心,經濟放緩的態勢可能將延續到更遙遠的未來。危機真的會捲土重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