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

投資
購買主題基金有哪些風險?

伍治堅:金融服務商花大力氣推出各種和主題相關的產品無可厚非,但是,這些產品究竟能爲購買它們的消費者,也就是投資者們帶來多少價值?

投資
爲什麼不要輕易購買新發的基金?

伍治堅:新發的產品還沒經過市場洗禮,還沒經過實踐考驗,沒有任何數據可供分析,那投資者爲什麼要去承擔這些本來不必要承擔的投資風險呢?

2020年主動管理型公募基金跑贏了指數嗎?

夏春、鄭梅玫:回顧過去一年基金表現,一個關鍵話題就是主動管理基金與被動管理基金對比,前者是否給投資者提供了超過指數表現的超額回報。

私募大亨靠鉅額績效費致富

2006年以來,私募股權基金業績總體而言並不比普通的美國股市追蹤基金好,但2300億美元的績效費卻讓私募基金的經營者發了大財。

巴菲特
巴菲特「破天荒」買入ETF,這意味著什麼?

夏春:約翰•博格和巴菲特的建議都是至理名言,個人投資者在充分競爭的發達國家股市進行長期投資,選擇指數纔是最省心省力的。

被動型投資興起背後的謬誤

古思裏:按照先鋒等指數基金提供商的廣告宣傳詞,追蹤股票和債券指數的基金使其客戶免受人爲錯誤的影響。這是不可能的。

全球指數基金規模突破10兆美元

投資者撤離費用更高、往往難以跑贏基準的主動型管理基金。被動型投資興起,重塑了資產管理行業。

警惕隱於幕後的指數基金

加普:美國被動投資管理行業三巨擘貝萊德、先鋒和道富控制了對美國指數基金80%的投資,它們的規模和勢力帶來了問題。

科技股
科技股動盪背後的被動押注與價格扭曲

普倫德:指數基金和ETF的被動買入助推了科技股的上漲,但這不會一直維持下去,當需要賣出時,它們可能難以找到下家。

ETF
你真的瞭解ETF和被動型投資嗎?

夏春:ETF和指數基金透明度太高,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如果每個人都知道某個指數型基金要大量購買某種股票,就會出現機會投資者搶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