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資

購買主題基金有哪些風險?

伍治堅:金融服務商花大力氣推出各種和主題相關的產品無可厚非,但是,這些產品究竟能爲購買它們的消費者,也就是投資者們帶來多少價值?

每一年,都會有不少基金公司推出各種主題基金,比如新能源,節能環保,物聯網等等。顧名思義,主題基金的意思,是集中挑選符合某一個投資主題的那些股票,並寄望這些股票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比大盤指數更好的回報。

主題基金受到基民投資者們的歡迎,背後有幾個重要的心理學原因。首先是過度自信。在一些投資者看來,他們對未來哪個行業和賽道發展更快有很深刻的見解,自認爲看的很準,因此上文中提到的那些主題基金,給了基民投資者一個展示自己判斷力的機會。如果買的基金碰巧漲了,投資者就會沾沾自喜,更加確信自己的投資稟賦。而如果購買的基金虧了,那麼投資者則只能慨嘆自己運氣不好,或者基金經理能力不行,嘆一口氣後,繼續尋找下一個風口。

其次是「錯失恐懼症」,英語裏簡稱FOMO(Fear of missing out),意思是看到媒體上大肆宣傳的某一個「風口」,然後被深深打動,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積蓄投進去,購買相關的股票和基金,生怕自己錯過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暴富機會。比如最近幾年,像物聯網、人工智慧、元宇宙這樣的概念,被各種媒體廣泛報導,導致一些投資者把這些行業看成百年一遇的發財良機,因此只要和這些行業名字沾上邊的股票和基金,都成爲這些投資者們追捧的香餑餑。

您已閱讀21%(513字),剩餘79%(18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