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

核電
法國國有核燃料公司擬出售尼日鈾礦資產

歐安諾與俄羅斯支持的尼日軍政府合資經營三座鈾礦,但雙方關係已經破裂,使該公司實際上無法在這個西非國家運營。

俄軍的到來意味著美國在尼日軍事存在的結束

尼日軍政府加入沙赫爾地區鄰國的行列,遠離西方,轉向俄羅斯。俄羅斯取得了又一次戰略勝利。

布萊爾:西方必須與沙赫爾地區的獨裁政權接觸

英國前首相的智庫稱,與動盪地區的軍政府對話對於應對日益成長的恐怖威脅至關重要。

尼日
尼日終止與美國軍事合作

儘管軍政權發言人並未要求美軍離開該國,但防務合作協議的撤銷實際上結束了美軍在這個西非國家的使命,並引發俄羅斯影響力增強的前景。

美國表示有意與尼日軍政府接觸

美國表示即使尼日「不似往常」,它也不能簡單地一走了之,因爲它的目標是與非洲國家建立務實的關係。

尼日
法國將於年底前從尼日撤軍

隨著馬克宏撤回駐尼日大使,法國與尼日新一屆軍政府之間的關係繼續惡化。

奈及利亞國內強烈反對總統對尼日進行軍事幹預

尼日軍政府恢復憲法秩序的最後期限已過,奈及利亞總統威脅對其動用武力,但遭到國內各個政治派別的反對。

美高級外交官訪問尼日 尼軍政府領導人拒絕會見

美國代理副國務卿努蘭在訪問期間警告尼日,若不恢復民主秩序,美國將削減援助。

尼日軍政府支持者在首都集會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對政變領導人的最後通牒期限將至,可能使用武力幫助尼日「恢復憲法秩序」。

Lex專欄:尼日政變應該催生對鈾投資的反思

自2011年福島核災難以來,鈾的價格一直低迷。尼日的政治混亂應該引發人們的反思。

西非領導人威脅將對尼日採取軍事行動

對尼日政變的強烈反應被視爲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成敗的關鍵時刻」。

西共體警告將對尼日進行軍事幹預

在阿布賈的緊急峯會召開之際,抗議者包圍了法國駐尼亞美大使館,高呼親俄口號。

尼日士兵在電視上宣佈政變

尼日總統巴祖姆被推翻,將使西方在動盪的沙赫爾地區失去僅存的一個盟友。

尼日
中國走進尼日(下)

坦賈對中國盟友過於依賴,沒有充分領會北京方面不干涉非洲國家內政的政策,直接導致了他的下臺。與此同時,法國方面表示,與中國的競爭並沒有造成損害。

尼日
中國走進尼日(上)

過去三年,隨著中國重新進軍非洲,尼日與法國的關係急轉直下。除了石油之外,尼日政府還將鈾開採權授予中國企業,打破了法國阿海琺集團長達40年的實際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