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

中國走進尼日(上)

過去三年,隨著中國重新進軍非洲,尼日與法國的關係急轉直下。除了石油之外,尼日政府還將鈾開採權授予中國企業,打破了法國阿海琺集團長達40年的實際壟斷。

尼亞美(尼日首都)的獅子們即將飛黃騰達。這些難以捉摸的貓科動物們或許不知道這一點,但當它們搬到尼亞美動物園寬敞的「新家」時,將成爲當代非洲爭奪戰的最新受益者。

與中國政府以及代表它的企業在尼日的其它慷慨之舉相比,獅子們造價6萬美元的圍場,只能算是最起碼的恩惠。尼日是一個貧瘠的西非國家,其1500萬民衆更習慣於飢餓與貧困。

中國與非洲許多國家簽署了協議,以基礎設施和現金換取它們的資源,以維持自身經濟的高速成長。在與尼日簽署了類似協議之後,中國不僅獲取了又一個非洲石油來源,而且還將獲得鈾的開採權——這或許是唯一一種比原油更爲敏感的大宗商品。此外,對於那些擔憂非洲大陸資源爭奪戰可能重新導致冷戰時期災難性的邊緣政策的人而言,中國此舉將尼日推到了領頭羊的位置。

您已閱讀17%(332字),剩餘83%(16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