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Lex專欄:尼日政變應該催生對鈾投資的反思

自2011年福島核災難以來,鈾的價格一直低迷。尼日的政治混亂應該引發人們的反思。

對大宗商品投資者來說,鈾長期以來一直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資產。濃縮鈾被用於爲核電站提供燃料。自2011年福島核災難以來,鈾的價格一直低迷。尼日的政治混亂——該國軍政府已暫停向法國出口鈾——應該引發人們的反思。

這場危機不會立即造成短缺。尼日是歐盟的主要鈾供應國,歐盟四分之一的鈾是從這個西非國家購買的。但在全球範圍內,與哈薩克(最大的鈾生產國,而且遠超其他)、加拿大、那密比亞和澳洲相比,它的重要性相形見絀。最重要的是,這種金屬被廣泛儲存。蒙特婁銀行(BMO)的亞歷山大•皮爾斯(Alexander Pearce)表示,2022年,全球庫存約爲年需求的3.8倍。

尼日不穩定的主要影響將是凸顯基本面的改善。市場已經很緊張了。過去十年的低價格促使產量降低,從2013年的1.94億磅下降到去年的1.45億磅,下降了四分之一。因此,全球每年的需求超過供應的部分已經超過了5000萬磅。這正在消耗庫存。

您已閱讀50%(403字),剩餘50%(4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