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關係

中美衝突:現實主義如何看

徐瑾:當下中美政策變化,體現爲從威爾遜主義的合作轉向霍布斯主義的對抗,從自由主義的接觸走向現實主義的遏制。如何最符合中國國際利益?

中美關係不應成爲零和遊戲

沃爾夫:與中國打交道的最佳方式是堅持自由、民主、基於規則的多邊主義、全球合作等價值觀,將競爭與合作結合起來,並用尊重的態度對待中國。

中國不會很快超越美國

奈:華盛頓許多人士都擔心中國崛起將意味著美國時代的終結,這種誇大的恐懼本身就可能變成衝突的一個起因。

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大國競爭

拉赫曼:首屆達沃斯論壇以來,全球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重提「大國競爭」,將全球地緣政治帶入不祥主題。

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陳季冰:21世紀的人類命運取決於中美究竟是重複20世紀的霸權爭鬥,還是走出這一宿命,攜手應對新挑戰。

2018:中美領導人的對決?

盧斯:中國已成爲冷戰後美國第一個明確的競爭對手,中美領導人都表現出強大的自我,雙方對峙中誰會首先退縮?

從「三十六計」,看中美博弈

金奇:最近被川普視爲「戰略對手」的中國,其博弈之策,似乎一直更像以柔克剛的太極拳,而非硬碰硬的拳擊。

推動建立穩定、均衡和共贏的中美關係

王輝耀:美國總統川普首次訪華在即,意義重大。中美合作可從基建、投資、人才、網路和太空合作等方面著手。

川普與中國對抗會怎麼樣?

盧斯:川普以「一中」爲籌碼,賭中國讓步,這恐怕將適得其反。一旦與自信的中國發生爭端,很容易爆發衝突。

下一任美國總統應該如何處理對華關係?

謝韜:爲避免重蹈大國政治悲劇覆轍,下任美國總統和中國領導人能夠、應該做什麼?這得從兩國面臨的挑戰說起。

智庫
大國戰略——國際戰略探究與思考

王緝思:中國核心利益包括政治穩定、國家安全、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外部威脅須有多維視角,要把國際和國內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完整的大戰略。

中美不應錯過機會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接連出現重大戰略失誤。過去三年,美國提出「重返亞太」,但把防範牽制的矛頭指向中國,加劇了中美之間的相互不信任,這是否又是一次戰略失誤呢?是否會讓兩個大國失去合作處理全球性問題的機會?

FT中文網年度好文推薦:國際關係

2015年,國際舞臺風雲變幻,大事不斷。我們在FT中文網今年發表的所有國際時評中精選了十篇佳文,話題涉及今年國際關係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

什麼是中美競爭的核心議題?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中美關係已形成「經濟上一毀俱毀」狀態,因此兩國競爭的核心議題,不是地緣政治對峙,也非所謂的政權顛覆論,而是如何在競爭和互利中找到平衡。

中美關係事關「兩個秩序」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中美關係也許是世界歷史上最爲複雜的一對大國關係。在我看來,「兩個秩序」或「兩個領導權」問題,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

烏克蘭
美俄圍繞MH17展開話語權爭奪戰

美國情報官員公佈證據,推斷擊落馬航的飛彈來自親俄勢力控制地區,此舉爲爭奪「敘事」控制權,美俄已經你來我往打起資訊戰,但雙方都「有選擇地」公佈衛星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