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

NGO
公益領域不必逢洋必反

臺灣政治大學訪問學者笑蜀: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也需對外開放,藉助國際經驗和資金。把涉外NGO等同於「境外勢力」,完全是誤讀,有違起碼公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矛盾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依法治國,但同時也強調黨對法律體制的壟斷,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是一個自我矛盾的說法。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依憲執政」

全會公報承諾「加快建設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並減少官員對司法程式的干涉。但執政者在改善治理、透明度和問責制的同時,仍希望保持絕對的政治權力。

法治
反腐需釐清黨紀與國法關係

《環球法律評論》雜誌副主編支振鋒:打擊職務貪腐應由司法部門、而非黨的紀律部門主導。短期內可將紀委納入司法體系,而長期看,紀委更應着眼於官員倫理的建設。

中共
四中全會考驗中共依法治國決心

中共即將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重點關注司法改革和依法治國。但對8700萬中共黨員而言,在法律之上,他們還需要服從一種更高權威——黨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