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持股

投資
股票不是企業的免費貨幣

達莫達蘭:如果企業使用股票來支付員工薪酬,那麼,投資者在計算盈利或現金流時就應該把這一因素考慮在內。

員工持股計劃:在改革中前行

蔡浩:員工持股計劃最終目標是要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激發員工創新活力,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要達成這一目標,相關制度的設計、完善和突破是關鍵。

將持股權還給中國員工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三中全會將「允許企業員工持股」寫進改革決定,是一個重大突破,將有可能深刻改變中國股票市場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

FT社評:英國新型勞動合同不可行

爲減輕企業用工負擔,奧斯本推出了一種新型勞動合同,員工可以拿到公司的一些股票,但要放棄若干權益,這樣的安排對企業和員工都未必具有吸引力。

Lex專欄:「共享資本主義」好壞參半

員工持股計劃能提高工作績效,但會限制勞動力流動。如果企業經營不佳,還會套牢員工的積蓄。如果管理層搞砸了,員工再努力也沒有用。

不能剝奪中國員工持股權

中國社科院尹中立:讓餘秋雨們一夜暴富的不是國有資產的流失,而是證監會制度設計:公司在上市前必須集中清理職工持股。

參股:投資自己的未來

危機爆發以來,員工參股企業計劃逐漸在德國工會和政客中流行開來。至少這能夠保證,一旦危機結束、企業重新盈利,員工也能獲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