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作爲投資者的你,財務報表中最可怕的概念應該是「調整後盈利」,即公司對會計盈餘進行雜項調整後的結果。
在此過程中,它們幾乎總是會把巨大虧損變成較小虧損,把虧損變成利潤。爲計算得出調整後盈利,即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一種經常進行的調整是把基於股票的員工薪酬加回,其理由是,這一項要麼是非經常性營運開支,要麼(在更多的時候)是非現金開支。這種調整對於年輕的高成長型公司影響最大,這類公司躋身於使用股票薪酬最頻繁的公司之列。
例如,Uber(Uber)報告,2018年基於股票的薪酬開支爲1.72億美元,但對員工期權和受限股票的使用很普遍,在最新年度,亞馬遜(Amazon)的開支爲11億美元,蘋果(Apple)爲17億美元。不要認爲這是科技公司獨有的現象,在最近的12個月裏,富國銀行(Wells Fargo)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基於股票的薪酬開支分別爲24億美元和19億美元。簡言之,作爲投資者,你可以跑,但你躲不過這種現象。
您已閱讀26%(429字),剩餘74%(12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