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

博鰲焦點:WTO改革

川普多次對WTO表示不滿,並威脅退出,這給了中國政府在不同場合推動WTO改革和爲中國貿易政策辯護的機會。

博鰲首日——盡顯中國式自信

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首日議程結束,籠罩在世界經濟上空的疑雲沒有讓一些發言者吝惜自己對中國發展模式的讚揚。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抓教師是辦教育的根本

楊斌認爲不管一個教育機構做到多少大,最後所有的東西都要落實到老師身上,中國文化尤其把教師的角色看得更高。

中美貿易戰非逆勢而來

胡月曉:國際貿易戰已不再是國家間經濟競爭主流方式,金融競爭超越了商品競爭。明裏的貿易戰會停歇,暗裏的金融戰不會停歇。

易綱在博鰲論壇給出新的金融業改革時間表

中國央行行長在博鰲發表講話,把銀行、證券、期貨、資產管理和保險行業外資持股比例改革的落實時間表從數年縮短到數月。

共享經濟的「下半場」應該怎麼玩?

共享經濟創業者們不僅要苦苦爭相求得資本的輸入,還要絞盡腦汁防止被寡頭收編後獨立發展會受到限制。

習近平博鰲講話並未做出重大讓步

儘管習近平在這次講話中提出了擴大開放的四項計劃,這次講話並未降低中美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

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有效「融合」?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立,既是改革開放的更進一步,亦是謀求經濟新形態發展的核心痛點。

習近平承諾大幅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習近平在博鰲論壇發表演講,提出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並提出了擴大開放的四項計劃。

中國精英爲中美貿易緊張降溫

習近平即將在博鰲論壇發表講話之際,中國商界領袖和學者力求降低緊張氣氛,淡化中國正在爲衝突升級做好準備的傳言。

習近平博鰲講話受期待

中國領導人需要提出大膽的經濟改革和市場開放新措施,同時不能表現出屈從於來自美國的貿易壓力。

分析:博鰲論壇盡顯中國影響力

博鰲論壇舉辦了多年,但中國的雄心和影響力在今年論壇上展現得最爲明顯,而中日這兩個亞洲大國相對地位的變遷,則在其中一場圓桌會議中表露無遺。

中國提醒世界:新常態帶來新機遇

在博鰲論壇,周小川警告中國可能出現通縮,習近平則告誡世人不要太在意中國經濟降溫,稱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將繼續給各國提供更多合作機遇。

地方債
中國需要建立地方金融系統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博鰲論壇期間,美國前財長鮑爾森表示,中國需要建立市級金融系統。我們認爲,中國需建立地方金融系統,市縣兩級是最關鍵的環節,但應以市場正常化和夯實地方財稅基礎爲前提。

博鰲探尋亞洲發展新思路

FT中文網編輯劉波:本屆博鰲論壇展現出亞洲國家轉變發展方式的一些思路,如調整政府政策重心、重視包容性成長等,同時,仍有一些值得主辦方注意的問題。

博鰲微網誌 百家觀點

潘石屹:過去五年房地產業發展太快戴相龍:國際化不同於僅僅「走出去」陳淮:要調房價先要調整城市結構

南非
南非也「金磚」了

在由主要新興經濟體組成的金磚俱樂部中,南非可以說是一個不甚符合資格的新成員。許多人把南非在這個俱樂部中的角色解讀爲「非洲的代表」。

胡祖六:私募股權可助中國企業走向海外

在博鰲論壇私募股權分論壇上胡祖六表示:中國國有企業的國外投資遇到了很多挫折,在目標選擇、投資談判和後續管理上都有不足。PE可以協助中國更好地走出去。

徐達內
公款茅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第一財經日報》質疑,在成品油價格上調僅一週後,中石化便被曝出天價茅臺醜聞,讓人不禁懷疑石油企業是否真的感受到高油價的成本壓力。

黃亞生:「金磚五國」不代表經濟多元化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黃亞生認爲,金磚五國中,其餘四國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總量相加還不及中國,因此所謂經濟多元化更多集中在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的成長很大程度由中國驅動,缺乏自主成長動力。

微網誌
一場「微」與「危」的對話

FT中文網編輯劉波:在博鰲論壇上,幾位發言者認爲,微網誌等新興社群媒體對更好防範危機提供了新機會,但傳統媒體仍能發揮獨特的、難以替代的作用。

金磚時代遠未到來

FT中文網編輯劉波:博鰲論壇開幕前夕,第三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在三亞召開。金磚四國達成了一些新的機制安排,但它仍然是一個新生的、脆弱的、走向不定的機構,不足以重塑國際秩序。

博鰲論壇需要更清晰定位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博鰲論壇能否稱得上亞洲版達佛斯?恐怕舉辦者目前也沒有這樣的自信。未來的博鰲論壇如果要獲得更大的聲望和影響力,也許應強化其亞洲定位,增強自身設置與主導亞洲議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