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地方債

中國需要建立地方金融系統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博鰲論壇期間,美國前財長鮑爾森表示,中國需要建立市級金融系統。我們認爲,中國需建立地方金融系統,市縣兩級是最關鍵的環節,但應以市場正常化和夯實地方財稅基礎爲前提。

中國政府制定的城鎮化戰略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美國前財長鮑爾森(HANK PAULSON)對此表達了關切。他認爲,財政政策是中國城鎮化最需解決的問題,中國需要財政改革,建立市級金融系統。

鮑爾森稱,中國的市級政府肩負滿足社會需求和資金需求的重大責任,但苦於沒有足夠的收入來源。正因如此,中國的市級政府被迫向影子銀行求助,從而過度依賴房地產。這引發了投資者對中國地方債風險的擔憂。他進一步解釋,這種做法導致了很多問題。首先,市級政府依賴土地收入成爲中國社會不滿的源頭,因爲政府徵地賣給開發商,損害了農民的財產權。同時,地方政府對土地的依賴還引發了房地產行業的腐敗、城市的無序擴張以及市級政府債臺高築。

中國國家審計署發佈的審計結果支持鮑爾森的觀點。在中國地方債的構成中,市級政府是四級地方政府(省、市、縣、鄉鎮)中比重最大的,在10.89兆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中,佔比達45%;若將四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也計算在內的話,這一比重將接近50%。不過,需要建立金融系統的不僅限於市級,縣級政府同樣需要類似的體系,以疏通城鎮化建設中的融資管道。縣級政府佔四級地方債的比重約36%。也就是說,如果能把市縣兩級的金融系統建設起來,以更爲陽光化與風險可控的方式爲城鎮化提供資金,將解決85%以上的城鎮化融資難題。尤其考慮到,在全部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中,有38.53%來自於除銀行貸款及發債外的非正規管道,探索市縣兩級的金融系統也就變得更爲迫切。

您已閱讀37%(626字),剩餘63%(10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