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借債太多,這一點似乎是沒有爭議的。該國總債務(指公共部門、消費者和企業三者債務之和)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已大幅升高至230%,遠高於本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準——在其他國家,如此高的水準已足以引發諸多嚴重問題。
看空中國者把這一比例視爲中國即將「崩盤」(即債務導致的硬著陸)的證據。他們特別指出,工業產能過剩和建成基礎設施過多是這種債務驅動型成長模式的必然結果。他們談到了影子銀行的迅速膨脹與不透明。他們還指出,銀行間市場資金喫緊、一家太陽能企業所發債券最近違約、以及人民幣匯率走低,都是中國經濟崩盤在即的警示信號。
但如果由此就倉促得出崩盤不可避免的結論,那就錯了。將中國的債務問題與本次危機前的美歐債務問題劃等號,是忽略了兩者之間的一些重要區別。首先,中國借債很多,但儲蓄也很多。所以,中國基本上一直是自己跟自己借。這與依賴外國債權人的情況大不相同。
您已閱讀24%(383字),剩餘76%(12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