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

政府
一味照搬小政府主張是穿西裝的九斤老太

笑蜀:罔顧現實,只從單純理念出發,把小政府絕對化、教條化,是典型的極右烏托邦。其短板在於無視現代社會與古典自由主義時代的根本差異。

小科技公司何以快速行動解決問題?

桑希爾:在小型科技公司與政府合作改善公共服務方面,有一些非常突出的例子。它們奉行的「快速行動,解決問題」取得了良好成效。

喫飯、建設,還是公共服務?

陶然、劉明興:中國既有政治與財政體制都非常集權,且與其他如土地、環保、勞工體制一起,塑造了當前地方政府的「喫飯財政」與「建設財政」。要實現向公共財政轉型,不僅需有效約束地方政府的建設衝動,也要減少它們對扭曲性轉移支付的依賴。

地鐵漲價與財政民主化

北京思源社科研究中心曹思源: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常出現政府爲討好民衆壓低公共產品和服務價格的現象,客觀上導致投資長期不足,惡性循環的結果是納稅人利益受損。

成長不是萬能的?

巴西、土耳其、俄羅斯、印尼、印度、南非,這些地處天南海北的國家有什麼共同點?一是它們都是經濟發展勢頭不錯的新興市場,二是它們最近都爆發過大規模抗議示威。引發抗議的導火索五花八門,但背後的原因倒也殊途同歸。FT新興市場編輯Stefan Wagsty認爲,它們給全世界上了一課:經濟發展不萬能。

在自由與平等之間

自由與平等之間充滿了極大的矛盾,而整個歐美的國家政策重點,幾乎就是在這二者之間尋找平衡道路的過程。已故美國教授託尼•朱特在遺著《沉痾遍地》中,便爲資本主義開了一劑社會民主主義的藥方。但這劑藥方似乎並不適合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