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

華為
任正非稱美國誇大了華為的晶片製造能力

在中美開展新一輪貿易談判之際,華為創辦人淡化了這家中國晶片製造商的技術水平,表示其晶片「還是落後美國一代」。

任正非喊「活下去」:什麼是真正的長期主義?

徐瑾:在活下去的呼聲中,陷入精神內耗的,顯然不僅僅是A股。企業家心氣的高低,就是年輕人就業機會的多寡,也是城市居民加槓桿膽量的大小

任正非:華為專注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與美國政府之間的激烈鬥爭料將促使華為加速降低對美國供應商的依賴,任正非在接受採訪中就多次談到了這個話題。

華為
任正非:川普軟化立場影響不大

華為創辦人表示,川普決定軟化針對華為的銷售禁令,對其業務不會產生「太大影響」;該公司正在適應美國對其敵視的新時代。

華為
任正非,在中美關係中逆水行舟

蘇小玲:夾在一場大國博弈中的任正非,迄今仍保持著超越民族立場的清醒思考,努力抵禦著」必需愛國「的輿論壓力,他明白,偉大的企業不能隔絕於世。

華為
華為大幅下調2019年收入預期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一場對話會上表示,沒想到美國打擊華為的戰略決心如此之大,但他認爲美方舉措阻撓不了華為的前進步伐。

華為
華為聘請華盛頓公關公司

申報檔案顯示,這家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以16萬美元聘請Burson Cohn & Wolfe爲其制定媒體戰略,作爲反擊美國指控的一部分。

華為
華為不顧美國壓力增加投資美英大學

華為董事徐文偉表示,該公司與大學的研究合作不僅不會停止,還會增加。他首次披露華為每年在這方面的支出超過3億美元。

華為
摩托羅拉是如何錯失華為的?

2003年,摩托羅拉同意以75億美元收購華為,意向書都簽署了。假如那筆交易沒有流產,電信業的發展歷史就得改寫了。

華為
美國再度敦促盟國對華為說不

美國官員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積極會晤歐洲政界人士和網路營運商代表,陳述不讓華為參與歐洲5G網路建設的理由。

華為
華為是如何在西方輸掉公關戰的?

普盧默等曾爲華為提供公關戰略諮詢的外籍人士認爲,華為危機管理不力,缺乏連貫一致的、戰略性的方法管理自身形象。

華為
華為發佈2600美元可摺疊智慧型手機

該公司在巴塞隆納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發佈配備無縫8英寸顯示螢幕的Mate X,該設備在摺疊起來後正面有一個6.6英寸螢幕。

華為
任正非稱孟晚舟遭逮捕是出於「政治動機」

任正非接受BBC採訪時表示,華為並沒有因孟晚舟被捕而倒下,美國不可能扼殺掉華為,世界需要華為,因爲華為更先進。

華為
中國駐歐盟大使:華為遭遇造謠中傷

張明表示,華為等中國公司在歐洲遭遇「造謠中傷」和「歧視排他」,但試圖將中國排除在5G行動通信項目以外會適得其反。

華為
任正非:華為可能不得不裁員

華為創辦人在致員工的郵件中說,「未來幾年,整個大形勢應該沒有想像中那麼樂觀,我們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

華為
任正非在深圳接受採訪的摘要

74歲的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罕見地接受了記者們的採訪,談到了間諜活動與網路安全、他與女兒的關係、以及華為在美中貿易戰中的分量等話題。

華為
任正非:華為不做有損任何國家的事情

華為創辦人駁斥了關於中國政府利用華為從事間諜活動的說法,並陳述他的女兒孟晚舟應該在加拿大獲釋的理由。

任正非
任正非:征途中的華為掌門人

有人認爲,是任正非的個性讓華為走到了今天。孟晚舟案是任正非將華為轉變爲全球領導者的個人戰鬥的高潮。

華為
孟晚舟溫哥華聽證會背後的意義

詹明明、呂昊:加拿大政府是否有義務和權利爲美國政府扣留一個中國人?未來幾天孟女士將會面臨怎樣的情況?

華為
孟晚舟是誰?

孟晚舟於1993年進入華為,從前臺接待員做起,而後一路晉升。很多人認爲孟晚舟將接替父親出任華為執行長。任正非否認了這一點。

任正非與華為價值觀

周掌櫃:「文化價值觀融合性」缺乏,是一個未來華為要做「成吉思汗」還是「聖誕老人」的問題,發明家和思想家能否在華為活下來?

華為
華為「嚇人技術」的30年往事

周掌櫃:「嚇人技術」是突發奇想,還是純粹的媒體噱頭?雖然嚇到多少人無從考證,但它不會僅僅是個傳播提法。

華為
華為能否走出戰略無人區?

周掌櫃:任正非最近表示,華為創新進入了無人區,對智慧時代也認知不足。他內心最大的恐懼或許是遠離人羣和無法準確定義敵人,而孤獨可能導致誤判一個嶄新的時代。

任正非
任正非反駁華為竊聽論

華為創辦人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公司從未被中國政府要求去進行竊聽活動,也絕不會去危害任何國家或政府的利益。

華為
任正非:華為絕不上市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在倫敦的一個新聞發佈會上稱,上市公司股東貪婪且短視。華為之所以領先對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上市;雖未上市,但華為已足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