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結構

全球人口減少背後:被忽視的和被反對的

夏春:在我設想的未來世界裏,機器人和人類能達到一個合理比例。且人類的基因是自私的,在負擔減少後,都天生願意複製甚至犧牲自己,完成基因的延續。

日本溫泉小鎮帶給中國什麼樣的警示?

吉密歐:越後湯澤是一座迷人的山城。但它也如同一個縮影,體現著日本鄉村經濟面臨的挑戰:糟糕的人口結構。

迅速「變老」的新興市場

到2050年,全球五分之四的老年人口將居住在新興市場國家,這顛覆了老齡化主要是發達國家問題的觀點。對政府、企業和個人而言,應對這種人口結構浪潮已迫在眉睫。

老齡化
老齡化的世界不會步日本後塵

摩根史坦利全球經濟學家普拉丹:未來三十年,許多發達經濟體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將加劇,正如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那樣。但這並不意味著曾經發生在日本的故事會重演。

房地產
中國樓市趨勢探索:人口決定城市未來

中原集團研究總監劉淵:中國房地產「新常態」下最大的不同,就是樓市需求迴歸到「居住」本質,這既簡化了遊戲規則,又限定了遊戲的邊界,使得樓市未來走勢的可預測性增強。

日本人的日子過得不錯

日本經濟學者嘉治佐保子:日本經常被渲染成某種幽靈,有人警告,歐洲可能變得更像日本,陷入通縮和停滯。其實,許多日本人的生活過得相當滋潤,問題是受苦的弱勢羣體在默默忍受。

人口
中國下個十年的幽靈

FT亞洲版主編皮林(David Pilling)指出,有個並未引起足夠重視的幽靈在中國飄蕩:人口問題。要知道中國勞動力人口減少時,國民生活水準只有美國的20%。這個問題將深刻影響中國的成長潛力和社會和諧,而解決起來則牽一髮而動全身。在三中全會,中國領導人要爲今後10年的發展制定規劃,他們會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日本
從日本老齡化看歐美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如果歐美的政策制定者想對自己未來將會遇到的社會、經濟挑戰有所認識,則應訪問日本。日本在人口結構和政府債務方面的困境就是歐美的未來。

勞動力
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開始下降

2012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相當長時期以來首次出現下降,這預示著未來幾十年中國勞動人口下降速度或將快於預期,並將給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帶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