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日本

從日本老齡化看歐美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如果歐美的政策制定者想對自己未來將會遇到的社會、經濟挑戰有所認識,則應訪問日本。日本在人口結構和政府債務方面的困境就是歐美的未來。

幾年前,科技雜誌《連線》(Wired)刊登過一個名爲「日本女學生觀察」(Japanese schoolgirl watch)的固定專欄。該專欄的理念並不像其名字聽起來的那樣曖昧——即日本的女學生是引領科技新潮流的先鋒,她們今天使用的小玩意明天就會走向全球。

近段時間,日本在其他一些更棘手的領域也成爲了全球風潮的引領者。如果歐美的政策制定者想對自己在未來幾年中可能遇到的社會、經濟以及戰略挑戰有所認識的話,他們應當到日本考察一下,我上週就這麼做了。

我的一個想法是,或許應當啓動一個「日本老奶奶觀察」項目,因爲日本在預期壽命延長以及人口生育率下降方面的教訓令人警醒。這兩大趨勢在日本都表現得格外顯著,不過,在絕大多數富裕國家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日本人口總量自2010年以來開始下降。預計到了2060年,日本人口將從目前的1.27億降至8670萬,屆時將有約40%的日本人年齡在65歲以上。受此影響,「護理機器人」將成爲了一個日益繁榮的行業的核心產品。這種機器人能夠幫助老奶奶完成如廁之類的任務,還能與人進行關於天氣的簡單對話。

您已閱讀24%(461字),剩餘76%(14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