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

日本能否守住其「不可或缺」的公司?

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和私募股權公司覬覦那些在關鍵市場中佔有較大份額的中型企業。

國防開支增加了——但都花在了不該花的地方

軍事行動性質的變化將影響市場和政治格局。

星鏈已經贏得新的太空競賽了嗎?

馬斯克的衛星系統在全球互聯未來的爭奪戰中佔據主導地位,亞馬遜和中國競爭對手正努力迎頭趕上。

中國殲-10「猛龍」在印巴衝突中首次實戰亮相展露鋒芒

這場小規模衝突是北京軍事裝備首次對抗西方先進技術的考驗。

美國希望英國軍方將更多精力放在歐洲,而非亞洲

五角大廈認爲,英國應在政策上更加關注自身所在的地區。

FT雜誌
充滿敵意的網路如何讓我們瘋狂

網路上最後的友愛與創造力正被所謂的人工智慧浪潮席捲而去。

輝達
美國收緊對華AI晶片出口,輝達將損失55億美元

川普政府的限制措施導致這家晶片製造商的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

中國設定5%的年度經濟成長目標

儘管國內經濟放緩且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北京仍爲2025設定了5%左右的經濟成長預期目標。

川普考慮徵收關稅以對抗對大型科技公司徵收的數字服務稅

美國總統下令調查歐盟、英國和土耳其對美國公司徵收的稅款。

澳洲提醒航司注意中國海軍的「實彈」演習

澳洲外長黃英賢將就澳東海岸外的軍事演習向中國外長正面提問。

全球最大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申請在港上市

隨著市場活動的復甦,預計今年將有多家中國公司在香港上市,寧德時代是其中之一。

輝達的AI個人電腦與中國的飛天車

每一家與該領域有些許關聯的公司都在週二正式開幕的展會上展示某種AI產品。

寧德時代被列入涉軍清單將使華爾街銀行左右爲難

數家美國投行據悉有興趣參與寧德時代在香港的二次上市,然而五角大廈將該電池製造商列入涉軍清單給這件事帶來了懸念。

騰訊
騰訊和寧德時代擬在美國法庭挑戰「涉軍」認定

兩家中國企業巨擘均表示,如果與美國國防部的談判未能消除「中國涉軍企業」認定,他們將採取法律行動挑戰這一「錯誤」認定。

Lex專欄:中企無須擔心五角大廈黑名單

被列入「中國涉軍企業」黑名單並不會帶來具體處罰或禁令,對名單上的公司來說,實質性影響應該很小。

五角大廈:中國正在迅速擴大核力量

美國國防部報告稱,中國在一年內將作戰核彈頭數量擴大20%,已經擁有600枚,到2030年將增加到1000枚。

華為
華為電動汽車業務另闢蹊徑

華為電動汽車業務估值已達160億美元,其目標是成爲「中國版博世」,爲電動汽車行業提供軟體和硬體解決方案。

Lex專欄:高階電動汽車有望助力小米登上領獎臺

小米的新車型可能不是每個人的夢想之車,但這家公司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中國向太平洋試射洲際彈道飛彈

這是自2021年極音速武器試驗以來中國進行的首次重大飛彈發射,而拜登與習近平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進行通話。

日本稱中國軍機侵犯其領空

日本表示首次確認中國軍用飛機進入日本領空,稱此舉不僅是對日本主權的嚴重侵犯,也是對日本國家安全的威脅。

海倫•託納談OpenAI政變:「這關乎信任與問責」

曾(短暫)趕走薩姆•奧爾特曼的OpenAI前董事會成員談到了與科技界最有影響力的執行長之一的較量。

中國電動汽車鐳射雷達製造商反擊五角大廈黑名單

禾賽科技表示,由於被錯誤地指控與軍方有聯繫,公司被迫起訴美國政府。

北約
北約指責中國支持俄羅斯對烏戰爭,北京予以回擊

北京方面抨擊該軍事聯盟的指控「充滿偏見、抹黑和挑釁」,並警告其遠離亞洲。

德國否決中資對燃氣輪機業務的收購

德國政府阻止了一家中國公司收購德國一項燃氣輪機業務,表明其正嘗試帶著更多安全意識重塑對華關係。

美國公佈限制對中國技術投資的計劃草案

該提案旨在加大被認爲存在安全風險的集團獲取美國資源和資本的難度。

美國及盟國稱中國「積極招募」西方戰鬥機飛行員

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擔憂,儘管其採取了阻止這種做法的努力,中國仍在從美國和其他北約國家招募現役和退役飛行員。

美中防長自2022年以來首次進行重要接觸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首次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進行了通話。這是自去年「拜習會」以來兩國爲緩解軍方間緊張關係而做出的最新努力。

美國
FT社評:《美洲法案》是美國國會應該抓住的機會

針對中國與拉美各國擴大經貿往來,《美洲法案》提供了建設性對策,美國國會領導人應該推動其獲得通過。美國可能錯過機會,但中國不會錯過。

專家認爲中國軍力成長超前於國防預算成長

分析人士認爲,中國實際軍費支出總額高於官方國防預算,而在經濟放緩形勢下,中國在加強軍隊建設的同時也要設法降低採購成本。

馬克•麥利將軍:「美國人已經受夠了戰爭」

跨越川普和拜登政府的前美國軍事首腦談威懾中國,烏克蘭「僵局」,以及遠離政治。

航運危機影響中國經濟,中國發聲推動紅海航運安全

中國官員呼籲化解這條重要水道的航運危機,但沒有發出外交或軍事援助的信號。

三名軍工企業領導人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全國政協撤銷了兵器工業集團董事長劉石泉、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和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王長青的委員資格。

中國經濟規模早已超過美國

賈爾斯: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差不多在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時候,中國GDP已超過美國。如今中國經濟比美國大22%。

美菲啓動聯合空中和海上巡邏

七年來首次聯合巡邏週二在巴士海峽的雅米島附近開始,將向西航行,進入南中國海。菲律賓總統馬可仕稱此舉意在「加強兩軍互操作性」。

拜登
拜登和習近平將舉行會晤

中美領導人將於週三在舊金山舉行會晤,再一次爲穩定雙邊關係做出努力。此次峯會不會發布聯合聲明,但將討論一系列重要問題。

中國承諾將恢復中美軍事對話

中國邀請美國防長出席香山論壇被觀察人士解讀爲兩軍將恢復溝通的信號。先前王毅和美國官員討論了習近平與拜登會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