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

岸田文雄與習近平同意改善兩國關係

亞洲兩個最大經濟體的領導人在曼谷舉行了45分鐘的首次面對面會晤,兩位領導人同意在安全問題上加強溝通。

中國戰鬥機東海上空「桶滾攔截」美國軍用飛機

兩架中國「蘇霍伊」噴氣式戰鬥機對一架美國軍用飛機進行攔截,美方認爲其攔截方式相當危險,已向中方提出投訴。

日本擬研製新型岸艦飛彈

將是日本迄今製造的射程最遠的飛彈,預計在2023年部署。近期日中圍繞東中國海爭議島嶼的緊張局勢不斷升溫。

釣魚臺
東海上的中俄軍艦爲何讓日本緊張?

6月8日晚至次日凌晨,中俄軍艦不約而同進入爭議島嶼海域。對於事件真相,外界有不同猜測,每一種都讓日本不安。

以史爲鑑觀中國軍事意圖

FT亞洲版主編吉密歐:與其聽信北京方面的言辭,西方政策制定者應該注意中國的行動。就像今天的中國一樣,歷史上的美國也曾拒斥「帝國主義」和「擴張主義」。

中國對外戰略不再被動

美國前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坎貝兒:以往對待與周邊國家的糾紛,北京的領導人往往傾向維持現狀,將爭議問題拖延解決。如今中國不再只是被動回應,而是根據精心策劃的整體戰略展開行動。

FT社評:「美國治下的和平」終被取代

中國與鄰國的海上爭端反映出更深層次的地緣力量變化。在西太平洋,「美國治下的和平」終將被取代,最好的辦法,是把中日印美以及其他國家捆綁進一個區域框架裏。

FT社評:亞洲和平繁榮需中日美三方努力

過去40年的東亞,和平與繁榮相隨相伴。但近期中國與鄰國的領土爭議給這一地區罩上了陰影。太平洋地區所有主要力量都必須盡力緩解這一局勢,中日美三國各有責任。

中日
中日應儘早解決東海天然氣問題

FT駐東京首席記者王明:一年多前,中日兩國簽署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即共同開發東海爭議水域的天然氣儲量。但是,中日雙方迄今仍未舉行認真的會議,這令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