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鄰國的海上爭端已是空前緊張。在南中國海,中國與越南和菲律賓有著激烈的爭端,用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的話來說,南中國海已成爲「亞洲的火藥桶」(Asia’s cauldron)。在東中國海,中國和日本圍繞「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臺及其附屬島嶼)」的對峙已變得特別危險,發生誤判的可能性很高。日本和中國的飛機相互之間經常飛得過近,有發生意外的風險。上個月,越南漁船與中國漁船相撞後沉海,落水的越南漁民幸被救起。
已經有人爲此付出了生命。5月份,當中國將一石油鑽井平臺移到有爭議的帕拉塞爾羣島(Paracel Islands,中國稱西沙羣島)附近時,越南各地爆發了反華騷亂,有4人喪生。日本好戰的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在最近一次地區安全論壇上表示,日本政府已準備好向航行自由面臨威脅的國家提供幫助。美國國防部長查克•哈格爾(Chuck Hagel)的態度更加直白,他直接指責中國使用「恐嚇和威脅」手段。中國反擊說,哈格爾的言論「充滿霸權主義味道」。各國都在加大賭注。
如何讓這種緊張局勢冷卻下來?國際法可起到一定作用,儘管它並非什麼萬靈藥。菲律賓已尋求國際社會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對其與中國的爭端作出仲裁。菲方訴狀對所謂「九段線」的範圍和有效性提出了質疑。從中國劃定的九段線來看,中國似乎對幾乎整個南中國海都有主權要求。中國一直不願精確闡述九段線的含義。國際仲裁人員若能就這個問題給出一些解釋,將是值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