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亞洲

關上亞洲的「潘朵拉魔盒」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南韓警告,亞洲緊張局勢加劇,意味著「潘朵拉魔盒看上去要被打開了」。這將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局面,但問題是,我們如何關上這個「魔盒」?

美國亞特蘭大市曾發明一句流行語,稱自己是一個「因爲太忙而顧不上仇恨」的城市。過去30年裏,亞洲國家非正式地採納了這一口號,將其應用到整個亞洲。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亞洲最大的幾個國家忘記了相互打架,而是一門心思忙著致富的正事。迄今成效斐然。但有一些令人不安的跡象顯示,東亞大國正在追逐一些危險的新重點,將精力投入憤怒的民族主義和領土爭端上。

亞洲緊張升級如此明顯,以至於一些資深政治人物正在拉響警報。幾天前,在濟州和平與發展論壇(Jeju Forum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論壇上,我聽到南韓外長尹炳世(Yun Byung-se)警告稱,亞洲緊張局勢的加劇,意味著「潘朵拉魔盒看上去要被打開了」。

爲證明自己的觀點,尹炳世列舉了過去一個月裏發生的一系列令人不安的事件:中國戰鬥機與一架日本偵察機幾乎相撞,「這是近年發生的首起此類事件」;越南與中國船隻在南中國海發生衝撞,這是自1979年兩國發生戰爭以來的首次衝突;北韓砲擊一艘南韓軍艦,並威脅要進行第四次核試驗,「這出乎任何人的想像」。

您已閱讀24%(456字),剩餘76%(14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