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在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舉動(包括各種各樣的軍事部署、政策聲明、挑釁性的海軍演練以及尖銳的措辭),對中國問題專家有關中國及其外交政策目標的傳統看法構成了重大挑戰。
長期以來,傳統觀點一直認爲,中國主要關注國內重要事務,包括治理腐敗和普遍汙染等緊迫任務以及低效率國有產業的重組。幾十年來,人們已達成一種普遍共識: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是持續關注國內事務的關鍵要求。過去出現意外事件(例如2001年美國一架偵察機遭到一名過於積極的中國戰鬥機飛行員的攔截)時,解決辦法往往如此:中美領導人不得不在幕後謹慎處理民族主義傾向且協調不佳的軍隊或邊防部門所造成的爛攤子。人們擔心的是意料之外的不測和事故,而非有預謀的戰略。
之前多數事件都被視爲是孤立的,並非一項精心策劃的整體戰略的一部分,目的是頂撞海上現狀。過去,當中國龐大官僚體系中的某個人發佈一張新地圖或對領土進行新的解讀時,往往會讓中國高層領導人意外。過後,主要目標之一通常是讓他們得以保全顏面。
您已閱讀37%(419字),剩餘63%(7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