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分析:西太平洋的美中博弈

在北京,有人在談論「黃巖島模式」,即一次奪取一小塊地盤,逐步把美國從西太平洋排擠出去,卻從不留下引發全面對抗的口實。美國政府則在考慮,如何在避免全面戰爭的前提下提高中國在南中國海「切香腸」的成本。

2012年6月,美國和中國高級官員在維吉尼亞州南部開會,討論發生在南中國海的一場持續已兩個月的危險對峙。

來自中國和菲律賓的數十艘公務船和漁船匯聚在距菲律賓海岸120海里、中菲兩國都宣稱擁有主權的環礁——斯卡伯勒淺灘(Scarborough Shoal,中國稱黃巖島)——的潟湖內。爆發海戰似乎是一個真切的可能性。

隨著颱風季即將來臨,美國試圖撮合達成一個和解協議。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庫爾特•坎貝兒(Kurt Campbell)和中國副外長傅瑩結束會晤時,美方以爲自己促成了中菲雙方都撤回艦船的協議。接下來的一週裏,菲律賓方面的艦船離開該海域返港。

您已閱讀17%(274字),剩餘83%(13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