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

外國律所將受益於中國開放進程

FT記者米強:貝克•麥堅時律所獲准在上海自貿區「聯營」顯示,中國目前在進行一些有意思的實驗,有望在未來某時開放中國專業服務領域。

上海自貿區成立兩週年:沒有明顯亮點

中國當局正艱難應對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他們似乎不願推進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劇資本外流的措施。上海自貿區迄今沒有什麼明顯的獨特優勢。

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將從自貿區破題

安邦諮詢:中國的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將在年內基本完成, QDII2試點有望於上半年在上海自貿區破冰。中國需要在改革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風險管理機制。

自貿區
當上海自貿區遇見金融城

中國東方證券邵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命運不能只在北京高牆大院裏被決定,不作爲也是一種瀆職甚至腐敗;上海應通過可複製的制度創新爲中國改革作出更大貢獻。

自貿區金改爲境外融資鬆綁

中國東方證券經濟學家邵宇:央行新規讓上海自貿區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對外融資得以放開,同時也意味著上海率先邁出了資本賬戶可兌換的關鍵一步。

教程
遊戲機在華的艱辛之路

2015年1月9日,索尼公佈原定於1月11日在華髮售的PS4遊戲機緊急延期,又爲遊戲機入華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今天我們一起回顧遊戲機入華的艱難歷程。

中國新增三個自由貿易區

中國將仿照上海自貿區,新增三個自貿區。新增自貿區將設在廣東、福建和天津,它們將以上海自貿區爲模板,但也將具有「地方特色」。

自貿區競爭不是爭相邀寵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經濟由政府主導,自貿區的頂層設計是政府的任務,但建立自貿區關鍵在於市場交易過程去政府化的理念,並且落實於遊戲規則。

韓正
韓正:上海自貿區將允許個人開設資本賬戶

滬港通週一啓動前夕,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接受FT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專訪。這一擬議中的舉措,將大幅擴大中國人投資股票、債券和房地產的自由,也是上海向國際金融中心目標邁出實質一步。

上海自貿區失敗論言之過早

上海自貿區改革進展緩慢,令許多投資者感到失望。中國政府用頭一年的時間建立一套監管框架,爲放開外商直接投資和跨境資本流動方面的規則打下了基礎。

上海自貿區光環漸退

距離上海自貿區啓動已一年時間,但這塊監管「特區」在金融改革方面並未取得太多實質性進展。中國決策者對於金融改革向來格外小心,自貿區也不例外。

上海自貿區優勢不明

沒有人能講出自貿區究竟特別在哪裏,自貿區的很多問題還沒有清晰界定。雖然中國政府出臺了一些吸引眼球的舉措,但並不是非常具有變革性。

上海自貿區的挑戰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上海自貿區是近年熱門辭彙之一,其代表了中國與世界對接的平臺,地方也出臺了系列簡化行政審批程式舉措,不過自貿區真正難點在於金融開放。

香港
香港的挑戰

從亞洲首富李嘉誠到香港餐館的食客,所有人都在問:近期揭牌成立的上海自貿區會不會最終搶走香港的午餐?

香港
香港有望受益於上海自貿區

上海自貿區啓動前夕,李嘉誠有關中國開放將對香港產生長遠影響的言論曾一度引發辯論。但在多數分析人士看來,香港沒什麼可擔心的。

讓市場起更大作用

英國創意產業學者霍金斯:今年,中國電影票房成長至約36億美元,中外製片商預計電影業將持續成長,其樂觀依據卻並非政府政策。

理性期待上海自貿區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市場對自貿區的期待過於浪漫,但自貿區是先有概念再有論證,政策正迴歸現實,不會出現英國倫敦80年代那樣的「金融大霹靂」。

香港
香港爲何在競爭中失落?

香港時事評論員吳幼珉:香港經濟近年呈現的頹勢並不源於外部,社會資本缺乏弱化了市場經濟的優點,加上陸港政治角力的影響,仁政規劃不力,市場失調也難以糾正。

金融地產領跌 中國股市重挫逾2%

對外資撤出、IPO開閘、地產泡沫的擔憂,讓中國股市週二收跌2.05%,創兩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前期漲幅居前的上海自貿區概念股以及金融地產領跌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