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

當上海自貿區遇見金融城

中國東方證券邵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命運不能只在北京高牆大院裏被決定,不作爲也是一種瀆職甚至腐敗;上海應通過可複製的制度創新爲中國改革作出更大貢獻。

上海再次站在中國新一輪開放、改革和創新的最前沿。

全球化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一直以來,對外開放帶來的技術、市場和資源等紅利始終是中國經濟快速成長和整體福利提升的重要動力,但金融危機迫使中國滑落到了全球化的斷裂地帶。我曾經多次指出,老式的全球化3.0停滯不前,WTO多哈回合已經死亡,發達經濟體忙著構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等新的貿易圈和遊戲規則,不帶新興經濟體玩,或是以更高的入門費來玩,逼迫後發國家二次入世。另一方面,則對中國發起的新型國際金融機構冷嘲熱諷,批評多於建設;而貨幣競爭卻又搞得如火如荼,各主要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都在猛烈擴張,而美國則要強行開啓加息週期,這都讓新興市場無所適從,並隨時可能引發巨大的經濟金融動盪。

中國別無選擇,只有直面挑戰迎難而上,主動去適應全球經濟的新常態,推動對內放開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筆者認爲中國需要考慮構建全球化的4.0版本,採用新策略打造對外利益交換的新格局——在鉅額外匯儲備的保駕護航下,開發國際貿易新市場、新需求,有效的進行跨境投資和參與全球貨幣競爭。不論是貿易、投資還是貨幣都是並聯出擊的主線,構架平行的貿易、投資和金融系統,開放給所有有合作意願的國家,全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和組建新型國際金融組織與之爭鋒。

您已閱讀11%(616字),剩餘89%(48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