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提升國際競爭力,除了提高生產率,還可以降低工資或者貨幣貶值。給定生產率,更低的工資或者更便宜的貨幣,帶來更低的出口品價格和進口替代品價格,提升本國產品對外國產品的競爭力。
如果有經濟學家建議降低工資,這樣的經濟學家會成爲異類。但是如果經濟學家建議讓貨幣貶值,也許會贏得不少讚許眼光。最近持此建議的經濟學家不少,中國也是如此。
爲什麼降低工資遭受痛恨,而貨幣貶值卻受偏愛?首先,這並不表示匯率比工資更能刺激國際競爭力。從中國過去十多年的情況來看,農民工收入從1000多元漲到3000到4000元不等,人民幣匯率(兌美元的雙邊匯率或者人民幣對主要貿易伙伴的加權匯率)升值不過30%-40%。浙江大學茅銳和我關於中國出口份額的研究表明,勞動力成本上漲,而非貨幣升值,是中國出口市場份額增速趨勢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您已閱讀14%(355字),剩餘86%(22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