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

財稅體制到貨幣政策的改革邏輯

周浩: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要建立新的穩定的稅源和稅基,同時希望推動經濟的進一步升級和發展,並避免對希望推動的行業和產業形成抑制。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改革

林源:在中國經濟成長面臨地產泡沫破滅、中美之間漸行漸遠等諸多挑戰之際,改革者應有「改革無禁區」的勇氣,引領時代的前行。

如何理解六大經濟改革

聃丘泰:三中全會檔案對具體政策沒有詳細展開,因此落實更重要,而正確全面系統理解是落實的基礎。應該如何進行六大經濟改革?

中國的管理型經濟、不完全競爭與外部性

馬曉野:中國經濟治理模式是處於計劃與市場之間的「管理型經濟」:上游由國企壟斷經營,生產末端儘量放開市場競爭,政府對經濟的管理和調控始終如影隨形。

周其仁參會與改革的新邏輯

趙建:在中國經濟復甦還需要注入更多動力和更強確定性的當下,七月三中全會顯得異常關鍵和重要,周其仁觀點也代表著大部分人的心聲。

媒體札記:反「四風」論英雄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總書記再提反「唯GDP論英雄」,中央以整治「四風」呼應,各地媒體也再賦新詞,從霧霾到豆腐渣工程,都被用來疾呼官員考覈體系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