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改革

林源:在中國經濟成長面臨地產泡沫破滅、中美之間漸行漸遠等諸多挑戰之際,改革者應有「改革無禁區」的勇氣,引領時代的前行。

近期,備受矚目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在中國面臨地產泡沫破滅、中美漸行漸遠等諸多挑戰之際,社會各界期盼三中全會能夠通過推動體制改革爲中國經濟打開出路。從會後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來看,會議繼續堅持了十八屆三中全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等原則,還設立了2029年完成相關改革的時間表。然而市場卻對此反應平淡。

筆者以爲,在政府治理問題仍存挑戰的情況下,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的改革願景可能並不容易落實,包括高質量的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而在加強集中領導的背景下,「放的活、管的住」所需要的微觀治理機制建立的空間也受到限制;同時,大政府體制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實現保障各類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的實現。實際上,諸多改革目標在十一年前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都有涉及,但是現實效果並不盡如人意。筆者呼籲,改革者需要有「改革無禁區」的勇氣,推動時代的前行。

您已閱讀11%(407字),剩餘89%(33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