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葛林斯潘

資本金充足是銀行抵禦危機王道

美聯準前主席葛林斯潘:如果銀行資本金充足,有關欺詐的法律法規也能得到更嚴格的執行,那麼,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原本很有可能轉瞬即逝。

美國經濟剛剛度過一場危害性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以及長達6年的經濟停滯。這本是可以避免的。

2008年金融危機暴露的是,支撐高槓杆金融體系的基礎是脆弱的。如果銀行資本金充足且有關欺詐的法律法規得到更嚴格的執行,那麼這場危機原本很有可能是金融領域的一段插曲,其影響轉瞬即逝。

如果2008年,銀行平均資本金佔資產的比例達到20%甚至30%(而不是最近10%至11%的水準),那麼債務違約連續性蔓延可能根本就不會發生。如果貝兒斯登(Bear Stearns)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當初保持了注重資本金的合夥制企業形式(在這種企業形式下兩家公司都曾蓬勃發展),那麼它們今天可能還在營業。反對20%或更高資本金要求(即便多年分階段實行)的理由是,這將打擊銀行利潤和貸款。然而,歷史顯示並非如此。

您已閱讀27%(350字),剩餘73%(9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