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

經濟學家如何進行經濟預測?

FT中文網撰稿人夏春:四位經濟學家關於毛氏時代經濟研究引發諸多討論,新聞熱點和學術關注點有何不同?經濟學界如何看待文革遺產?爲什麼大多數人熱衷於追逐專家預測?

1949年後,中國在經濟政策上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同時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成就有目共睹。如何理解中國經濟過去的高速成長,一直是經濟學界的熱門話題,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測討論尤其炙熱。今年7月四位經濟學家在美國經濟研究局發表了一份題爲《1953年以來的中國經濟》的研究,利用最新的數據和宏觀經濟學的新工具對中國經濟改革前後的成長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並根據發現對中國在2012-2050年的經濟增速做了兩個預測,分別假設中國繼續走改革開放的發展路徑或者回到改革前的經濟政策,作者的結論非常清晰,前者將帶來更高的發展速度和人均收入水準,見表一。

表一:以不同假設進行中國經濟成長率(百分比)預測

您已閱讀6%(296字),剩餘94%(46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