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政治

每週時事分析:以「中國式現代化」繼承毛澤東事業

曹辛:關於改革開放的提法體現了新時代中國主旋律,特別是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也是對全面肯定毛澤東的平衡。

12月26日是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誕辰130週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率全體中央常委來到毛主席紀念堂,向毛澤東坐像三鞠躬,隨後來到瞻仰廳,瞻仰了毛澤東同志的遺容。隨後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隆重紀念毛澤東誕辰130週年。

更重要的是,隨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表講話,對毛澤東一生做了全面的評述,全面肯定了毛澤東的一生,這與上世紀中國撥亂反正及改革開放之初對毛澤東的評價是有差距的,那時候後中央評價毛澤東是功過分開,功大於過,同時也不同於紀念毛澤東誕辰12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當時承認毛在文革中的犯了「嚴重錯誤」、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走過彎路」。同時習近平在講話中以中共中央已經定義的「中國式現代化」概念和改革開放作爲繼承毛澤東事業的抓手。總之,座談會講話全面肯定毛澤東,但也平衡了當今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主旋律,這構成了此次中共中央紀念大會的基調,如此,毛澤東的繼承者已經躍然紙上。

不見了三七開

您已閱讀15%(405字),剩餘85%(22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