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G20

G20應吸取歐元區教訓

美聯準前主席葛林斯潘:眼下中國仍無意分擔其經濟地位所要求的全球義務,但中國明白,中國的繁榮有賴於全球市場,倘若保護主義大行其道,中國就可能遭殃。當前這種美國和中國都在壓低匯率的局面是維持不下去的。

20國集團(G20)已經召開,尋找在保護主義問題上的共同立場。在各方商議過程中,今年發生的歐元危機將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希臘爆發的這場危機,再次暴露出「貨幣共享機制」(currency-pooling arrangement)的一個關鍵要素的脆弱性:利益共享所帶來的重要價值,在成員間往往分佈不均,對財政上不那麼「合羣」的成員有利。因而,除非加以約束,否則一些成員往往會設法利用他們的優勢。近些年希臘就是厚著臉皮這麼幹的。

「穩定與成長公約」對歐元區構成的約束,本來應當能夠制約歐元計值的主權借款。2003年這項公約首次遭遇重大考驗就表現失靈。這種失靈的累積後果到今年集中爆發,體現爲希臘及其它歐元區成員國的財政危機。成立歐元過程中顯現的那種善意早已蕩然無存。

所幸,由於歐洲共同體採取了大刀闊斧的行動,加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出手協助,歐洲貨幣聯盟所遭遇的種種威脅,就目前來說已得到成功抵禦。如今匯率問題已擴散到全球金融體系,與歐元區一樣,全球金融體系要維持下去,要求各方遵守一定的規則。不僅僅是鬧得沸沸揚揚的中美摩擦(雙方對於彼此的觀點或許都是對的),還有通過操縱匯率獲得出口競爭優勢的做法,而在全球經常賬戶餘額總和必然爲零的世界,不容許存在這樣的行爲。

您已閱讀31%(531字),剩餘69%(11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