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目前中國社會有一種觀點稱,改革開放的大部分好處都被權貴集團佔了,普通民衆受惠很少。茅於軾先生撰文,希望用親身經歷的事談談對以上觀點的不同意見。
富平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是一家在北京通州由私人投資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2年3月,旨在幫助邊遠貧困地區的婦女獲得就業機會,學校選擇培訓家政服務員(俗稱保姆),在當時這個行業門檻最低,不需要太高的文化、太複雜的技能,只要有一顆願意爲人服務的心,就能找到就業機會。至今13年總共培養了28000多人,她們中95%以上都通過學校的介紹找到了工作。最初(2002年)的月工資是450元起(供食宿之外的純收入)。現在上升到3500元,漲了近10倍。在此同期消費品物價指數只上漲了38%(見《中國統計年鑑。2014年》)。
這28000多人中七成來自甘肅最貧困的縣域。在那裏普遍意識形態落後,婦女不但經受貧困之苦,而且在社會和家庭中地位低下。婦女的一生就是生兒育女,勞苦操作,沒有任何發展的機會。環境的封閉使她們對人生失去信心。但是由於有了富平學校,她們中勇敢的,敢闖的,來到北京發現了新的機會,大多數成爲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經濟獨立改變了她們的社會地位。和周圍的人相比,她們成爲見多識廣的人,她們有了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發言權,受到各方面的尊重,自己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人生的軌跡完全不同了。
您已閱讀31%(569字),剩餘69%(12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