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年期許

中國的行政審批該走入歷史了

天則經濟研究所趙旭:目前一般都認爲政府管制太多太嚴,所以改革方向是放松管制、下放權力。其實不然,放權的方向可能是錯的,因爲根本是重塑政府和市場的邊界。

【編者的話】本文爲作者在天則經濟研究所2015「新年期許」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經作者本人審定,天則所/中評網授權刊發,以饗讀者。

中國的行政審批一直非常重要,減少行政審批也被當作本屆政府深化改革的一個突破口。新一屆政府上臺以來,一直在實行行政審批的改革,出臺了很多政策,從實踐中也看到行政審批的確減少了、放鬆了、加快了。應該說,這些行政審批改革還是觸及了一些本質,比如推行商事制度改革,比如最近出臺的屬於企業經營自主權的事項不能再審批和核準。但是總覺得還沒有觸及最本質的東西。

那麼有關行政改革最本質的問題是什麼?是政府和市場的邊界。這是一個長久以來被屢屢討論,卻仍然沒有討論清楚的問題,或者說目前的劃分仍然不對,政府的職能定位仍然不對。

您已閱讀16%(317字),剩餘84%(17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